莫家拳是中国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属于广东五大名拳之一,传说创自莫达士。发源地是广东伙岗村。明末清初,南方两广地区拢乱60多年始息。莫达士父亲莫福田时当13岁,因兵乱由火岗村避难寄迹今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林镇伙岗村(现为仲恺区沥林镇伙岗村),娶何氏为妻,生莫硕士、莫达士二子。传言莫达士曾学艺于少林寺,技成后返回火岗村,因火岗村全为莫氏族人,于是开宗创派称为“发源地伙岗村莫家拳”。2021年5月24日,广东省申报的莫家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Ⅵ-91
  • 申报地区: 广东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相关项目

项目序号:1452

项目编号:Ⅵ-91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广东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

保护单位: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

历史溯源

据《广东省志·体育志》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由福建来广东的少林寺慧真禅师传给惠州府海丰县莫蔗咬,后传给惠州火岗村的莫清骄、莫四季、莫定儒,经过他们切磋琢磨形成莫家拳。他们5人是为莫家拳的第一代传人。我市莫家拳主要分布在桥头镇大洲村、石水口村、岭厦村的莫氏三村,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艺术特色

套路

徒手套路:74式莫家拳、21式人字张拳、28式白虎拳、39式桥头拳。

拳法

莫家拳有二十多套拳。拳种有黑虎拳、豹拳、箭拳、串花拳、拉长拳、黑虎拳、十字豹拳、箭拳、串花拳、开口拳、下山拳、铁拳、八面拳、回龙拳、五虎拳、六合拳、风虎拳、等二十多种套拳。

拳法特点为斜身肩半吊马,步法灵活,手法紧密,攻防结合,拳势勇猛,刚劲有力, 步法灵活,软硬兼施,长短配合,正所谓拳行如虎势,脚踢似龙威。

有歌诀曰 :“拳行如虎势,脚踢似龙威。身灵步活力,长短劲俱齐。”

脚法

莫家拳成为广东五大名家之一,是以腿法见称。

腿法有:撑鸡脚、虎尾脚、穿心脚、钉脚、过门连环脚。

它的基本理论是“一脚胜三拳,手长尺七,脚长三尺,放长攻击,凌空飞踢。拳重百斤力,脚重千斤力。”

棍法

棍法有钓鱼棒、龙虎棍、鸣州棍、二郎棍、盘龙棍及莫家大钯等。

传承保护

1、深入推进莫家拳校园普及项目,将传统武德教育和武术技巧教育有机融合莫家拳,纳入中小学校常规课堂教育。重点把桥头第一小学申报为广东省体育特色项目学校。

2、以莫家拳武术馆为莫家拳传承基地,开展交流、表演、比赛等活动,提高莫家拳的社会影响力。

3、组织莫家拳武术队参加东莞市武术文化节暨武术公开赛。

4、深入挖掘、整理莫家拳创始人、传承人的励志故事和传记,撰写图书、宣传资料,拍摄微电影等,多渠道正面宣传莫家拳。

5、出版书籍《莫家拳》。

6、将石水口体育公园打造成为传统武术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7、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创造性发展莫家拳动漫事业,设计动漫人物,开发影视作品及其衍生品。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94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