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灵川中学
0 赞数:0 #高中#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灵川县灵川中学,创办于1937年8月,是灵川县教育局主管的一所公办高级中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是中国基础教育网络实验学校、“十五”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级课题“新世纪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实验学校”。1937年8月,学校创办,时为“灵川县立国民中学”。1956年,学校增设高中部。1961年,改名为“灵川县灵川中学”。1973年,从三街迁徙到灵川县城的甘棠江畔。2003年12月,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00余人;有教职工151人。
  • 创建时间: 1937年8月
  • 学校校训: 尊师尚德,唯实求知
  • 英文校名: LINGCHUAN MIDDLE SCHOOL
  • 学校地址: 广西 桂林市 灵川县 灵西路44号
详细介绍 PROFILE +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比赛成绩

2018年,第三十五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学校1人获全国二等奖,3人获桂林市一等奖,2人获桂林市二等奖;广西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学校5人获广西二等奖,7人获广西三等奖,5人获桂林市一等奖,9人获桂林市二等奖,7人获桂林市三等奖。

2019年,广西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学校1人获三等奖。

教师成绩

截至2011年10月,学校教师参与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之子课题三项、自治区级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六项、市级课题四项;此外,教师还参与了校级课题和个人课题的研究,教师主编或参编的教育教学论著30多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9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36篇。

文化传统

学生社团

学校有学生会、天文社、采薇文学社、泉韵广播站、国旗队等学生团体组织。

学校芳草园文学社于1989年1月15日成立,设有《芳草园》期刊。

学生活动

学校曾组织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含书画展、科技作品展、游园活动)、回收废旧电池活动、为母亲河洗脸活动、集体舞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教学设施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建有天象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办公楼等设施;教学设备达国家一类标准;有篮球场、足球场、室内体育馆、400米塑胶跑道、食堂等生活设施;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化;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学生上网全部免费。

历史沿革

民国26年(1937年),灵川县立简易师范改为灵川县立国民中学,学校创办,始建于灵川三街象山之阳。

民国28年(1939年),为避免日本飞机轰炸,学校迁至九屋乡祠堂坪。

民国31年(1942年),学校迁回原址,同年,更名为灵川县立初级中学。

民国33年(1944年),日军入侵灵川县,学校迁往九屋乡东奈村,停课一年。

民国34年(1945年),日本投降,学校迁回县城(现三街镇)复课。

民国36年(1947年),迁入象山新校址。

1952年,更名为灵川县第一初级中学。

1956年,增设高中部。

1958年,临桂中学改名为临桂县灵川中学。

1961年, 灵川与临桂分治,临桂县临川中学,改名为灵川县灵川中学。

1973年,从三街迁徙到灵川县城的甘棠江畔。

2003年12月,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398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