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文人# 0 0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主要作品:《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
  • 中文名: 苏辙
  • 别号名称: 苏文定,苏颍滨
  • 出生日期: 1039年03月18日
  • 性别:
  • 出生地: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去世日期: 1112年10月25日
  • 代表作品: 《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
详细介绍 PROFILE +

主要经历

三苏游京

苏辙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1039年3月18日),时其父苏洵三十一岁,游学四方。其兄苏轼四岁。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苏辙。

至和二年(1055年),苏辙娶同里史瞿之女,时年十七岁,史氏十五岁。

嘉祐元年(1056年)春,苏辙父子三人同游都城开封(今河南开封),途经成都时,拜访出知益州的大臣张方平。张方平以国士礼对待苏辙父子。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苏轼兄弟参加礼部会试,当时欧阳修知贡举,将苏轼、苏辙兄弟置于高等,苏辙名登五甲。中第后,他献《上枢密韩太尉书》于枢密使韩琦。四月,因母亲程氏去世,父子三人回到蜀地。

嘉祐三年(1058年)至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苏辙随父在开封游历。十二月,全家抵达江陵,苏辙将舟中创作的诗赋一百篇整理为《南行集》。

嘉祐五年(1060年),苏辙随父从江陵回到开封,父子三人将途中所作的诗赋(共七十三篇)整理为《南行后集》,苏辙作《南行后集引》。三月,天章阁待制杨畋奉命调铨(根据考绩迁调)官员,授苏辙为河南府渑池县主簿,又举他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科举吏治类科目)。同年,苏辙与苏轼在东京怀远驿读书,准备制科考试。

科举风波

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苏辙参与殿试。当时仁宗已五十二岁,苏辙想他或许对政事感到疲倦,所以尽力讲政事得失,而对宫禁朝廷之事,议论尤为激切。策问试卷送上后,苏辙自认为一定被黜落。覆考官司马光将其置于第三等,初考官胡宿不同意。司马光与范镇商议后将其置于第四等,三司使蔡襄也力保苏辙。只有胡宿认为苏辙对仁宗不恭,坚持要求黜落他。仁宗说:“以直言来得人,而因直言抛弃他,天下人会怎么说我呢?”宰臣不得已,把他列入下等。不久后,苏辙被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当时苏洵奉命修《礼书》,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判官。苏辙要求在京城侍养父亲,获朝廷准许。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苏辙出任大名府推官,不久受命“差管句大名府路安抚总管司机宜文字”。

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苏洵在京师逝世,苏辙兄弟自汴河入淮,顺长江回蜀葬父。次年(1067年)十月,葬父于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服丧期结束后,苏辙兄弟一路东游前往京师,于次年抵达。

建议新法

熙宁二年(1069年),苏辙上书论政事,被神宗召见于延和殿。

当时,宰执王安石与陈升之共管三司条例司,命苏辙入三司条例司。吕惠卿依附王安石,苏辙和他讨论时多有抵触。王安石拿《青苗书》让苏辙仔细议论,说:“有不便之处,就告诉我不必疑虑。”苏辙说:“把钱借给百姓,使出利息二分,本意是在救济百姓,不是求利。但出入之间,吏员趁机营私作奸,即使有法也不能禁止,钱到百姓手里,即使良民也不免乱花;到交还时,即使富民也不免超过期限。这样,就怕一定要鞭打催促,州县官的事不胜其烦了。唐代刘晏掌管国家财政,从没有借钱给百姓。有责怪他的人,刘晏说:‘让百姓侥幸得钱,不是国家之福;叫吏员靠法催督还债,对百姓不利。我虽然从不发放借贷,但四方的丰收和灾荒谷价的贵贱,从来能及时知道。有谷贱处就收购,有谷贵处就发售,所以四方没有太贵、太贱的弊病,岂用发贷款?’刘晏所说的,就是常平仓法。现在此法仍在而患在不整顿,你真能有意于百姓生计,就整顿实行,那刘晏的功绩可以立刻见效。”王安石说:“你的话有理,我当慢慢思考。”从此后一月之间都不谈青苗法。

被贬出京

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请发给度僧牒几千份作为本钱,在陕西转运司私自实行青苗法,春天发放秋天收还,和王安石意见相合,青苗法便开始实行。王安石派人去寻求尚未收取的财利。朝廷内外知道这些人一定会迎合王安石心意添加事情,都不敢说。苏辙去见陈升之说:“从前嘉祐末年,派官去抚恤各路百姓,但他们各人都务求滋生事端,回来所奏的大多不可实行,被天下人耻笑。现在和此事有何不同?”他又写信给王安石,竭力陈说此事之不可行。王安石发怒,将加罪,陈升之劝阻,于熙宁二年(1069年)八月被贬出外,任河南府留守推官。

熙宁三年(1070年)二月,当时知陈州的张方平征召苏辙为陈州教授。熙宁六年(1073年)四月,判河阳军文彦博征辟苏辙为学官。熙宁八年(1075年),改授齐州掌书记。

熙宁十年(1077年),苏辙改任著作佐郎,又随南京留守张方平任职,为签书应天府(南京)判官。当时苏轼也外知徐州,兄弟二人在澶濮之间相遇,一同前往徐州,留居一百多天,创作了《逍遥堂会宿》等诗。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即乌台诗案),被责授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

元丰五年(1082年),苏辙沿赣水至黄州,与苏轼相聚,一道游览了黄州及其对江的武昌西山。于次年(1083年)应张梦得邀请创作《黄州快哉亭记》。

元丰七年(1084年)七月,苏辙被量移为歙州绩溪县令。

元祐执政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驾崩,宋哲宗即位。五月,苏辙卧病,至秋痊愈。八月,因旧党当政,以秘书省校书郎被召回。

元祐元年(1086年),苏辙至京师,任右司谏。当时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吕公著为相,想废除新法,而支持新法的宰相蔡确、韩缜及枢密使章惇都被苏辙弹劾去职。大臣吕惠卿以攀附王安石而受重用,后又竭力排挤、陷害王安石,受世人憎恨。到新党被清算时,他自知难逃责罚,请求外授宫观官以逃避贬官流放之罪。苏辙连上三疏把他的奸恶加以揭露,最终使吕惠卿以散官安置建州。

司马光因王安石免疫法之害,想恢复差役法,却不知差役法之害相当于免疫法。苏辙说:“自从废除差役法几乎二十年,官吏百姓都未习惯。何况役法关系众多事务,盘根错节十分复杂,实行得慢些,方能审慎详尽。如果不深究事情的始终,轻易地立即推行,恐怕实行之后,又产生各种弊端。现在州县的免役钱,照例有累积剩余,大约够用几年,暂且依旧雇役,到今年为止。催促监督有关官员审议差役法,趁今冬成为法令,来年再行差役法。要使既实行之后,不再有人议论,那就进退都有利了。”司马光又因王安石设《诗经》、《尚书新义》来考取天下士人,想改变科举,另立新的条例。苏辙说:“进士来年秋天考试,没有多少日子了,而议论不及时决定。诗赋虽然是小技,但要讲究声律,用的功夫不浅。至于治经书,诵读和讲解,尤其不是轻易的事。总之,来年都还不能实行。请求来年的考试,一切还照旧,惟有经书的释义兼取注疏及各家议论,或提出应举者自己的见解,不专用王安石的学说。并罢去对律令释义的考试,使应举的人知道有定论,一心一意做学问,以待选拔考试,然后慢慢地议论元祐五年以后科举的条例,也不算晚。”但司马光都不听。

同年八月,被任命为起居郎,苏辙上疏请辞,旋即权任中书舍人,不久后正式担任中书舍人。

元祐四年(1089年),苏辙权任吏部尚书。八月,任贺辽国生辰国信使,与刑部侍郎赵君锡出使辽国。

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苏辙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十二月,任龙图阁学士。

元祐六年(1091年)二月,任中大夫、守尚书右丞。当时苏轼遭人排挤,乞求外任,苏辙也随兄连上四札,也乞外任,但未获准许。

元祐七年(1092年)四月,朝廷命苏辙代理太尉、充任册皇后告期使。六月,升任太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十一月,朝廷因郊祀天地而特加苏辙为护军,进爵开国伯,实封食邑二百户。

起初,神宗实行开边之策,派兵进攻西夏,在熙河路增设兰州,在延安增设安疆、米脂等数寨。旧党执政后,司马光主张尽数退回熙丰时所占的城、寨、州、军,苏辙表示支持,但无法得到旧党内部的一致认同。朝廷最终同意割还西夏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在宋廷交割四寨、弃守未决之际,西夏展开大规模的军事侵扰,苏辙等人却以为夏人进攻实乃宋退让不够,割地不够从容所致。这种妥协退让的策略在后来逐渐破产。

连遭贬谪

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新党重新得势。

绍圣元年(1094年),门下侍郎李清臣主持科考,出题批驳元祐政事。苏辙上书反对哲宗恢复熙宁新法,被贬知汝州。数月后,再贬左朝议大夫、知袁州。尚未到任,又于七月降为左朝议大夫、试少府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处分。苏辙治汝州有优异政绩,等到他被罢免离开,州里父老送别他的人都呜咽流涕,延绵数十里不断。

绍圣四年(1097年)二月,苏辙又被贬为化州别驾,安置雷州处分。此时,苏轼也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五月,兄弟二人再次相遇于藤州,苏辙送苏轼赴海南。六月诀别于海滨。元符元年(1098年),移至循州安置。元符二年(1099年),作《龙川略志序》《龙川别志序》《春秋传后序》。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苏辙移永州、岳州安置,不久受任为濠州团练副使,岳州居住。十一月,复职太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因有田产在颍川,他便前往居住。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在常州(今江苏常州)去世,临终前以不见苏辙为憾。苏辙得知后,在悲痛中为其撰祭文,不久又作《追和轼归去来词》,其后作《东坡先生墓志铭》。

崇宁元年(1102年)五月,宰相蔡京当国,党祸复起,苏轼等已去世的元祐党人,原追复官告并缴纳;苏辙等在世之人,并不与在京差遣。同年,朝廷削苏辙五官,降授朝议大夫。

崇宁二年(1103年),苏辙为避祸,独自迁居汝南。十月,朝廷罢苏辙提举太平宫之职。苏辙住在许州,又被授以太中大夫致仕。

潜居颍滨

崇宁三年(1104年)正月,苏辙在颍川定居,因感于元祐时人所剩无几,于是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终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谢绝宾客,决口不谈时事,将所感皆寄托于诗中。

崇宁五年(1106年)九月,撰成《颍滨遗老传》及《栾城后集序》。次年,著《论语拾遗》。

大观二年(1108年),苏辙复任朝议大夫,迁任中大夫。

政和元年(1111年),撰成《栾城第三集序》。

政和二年(1112年)春,游颍昌西湖,泛赮水,并有诗作。九月,以太中大夫职致仕。十月三日(10月25日),苏辙逝世,享年七十四岁。十二月,朝廷追复苏辙为端明殿学士,特赠宣奉大夫。原拟葬苏辙于眉州祖茔,但后来仍葬于郏县小峨眉山苏轼墓旁。

宋高宗绍兴(1131年-1162年)年间,因其子苏迟显贵,苏辙获赠太师,封魏国公;夫人史氏赠楚国太夫人。

淳熙元年(1174年),经礼部尚书赵雄奏请,宋孝宗特敕追谥为“文定”。

主要作品

苏辙著有《诗集传》(20卷)、《春秋集解》(12卷)、《论语拾遗》、《老子解》(2卷)、《古史》(60卷)、《龙川略志》(10卷)、《龙川别志》(2卷)等众多作品并行于世,又曾自撰《颍滨遗老传》。《全宋诗》录有其诗。

其主要作品被辑为《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

贡献影响

政治

苏辙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认为青苗法“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王安石听后,亦颇觉有理。

宋哲宗初年”元祐更化“,苏辙在京师,多所论议。当时司马光变熙宁之法,废除雇役法,恢复差役法,苏辙极言不可。他的这类政治主张,与其兄苏轼基本相同。《宋史》称其“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

但在对夏政策上,苏辙力赞司马光妥协、退让的方针。在他支持下,宋方割还西夏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但未能换取和平,西夏仍不断侵扰,妥协政策失败。

在回河之争中,苏辙与右相范纯仁等主张维持北流,反对文彦博等回河东流之议复起。苏辙虽多次上疏反对,但以高太后为主的中枢始终倾向东流,虽时停时作,至元祐七年(1092年)十月河水已大部东流。绍圣元年(1094年),“尽闭北流,全河之水东还故道”。这次黄河回复东流,不过仅仅五年时间,至元符二年(1099年),黄河于内黄决口,东流断绝,主流又趋向北流,仍至乾宁军一带入海。积极主张回河的吴安持、郑佑、李仲、李伟等被朝廷加罪,结束了第三次回河的争论。

文学

政论与史论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他在《历代论引》中说:“予少而力学,先君,予师也;亡兄子瞻,予师友也。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他虽自称“其学出于孟子”,而实则“遍观乎百家”。在《历代论》中多论古今得失成败,又撰有《古史》,用意亦在于此。

苏辙对于前辈学人,亦尊韩、欧,政治思想,亦近于欧。但韩、欧辟佛道,而苏辙不然。苏辙的文章,与父兄并称当代大家。与父兄相比,虽有所不及,但亦自有特点。

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三篇,纵谈天下大事,论断相当确切。《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

苏辙史论的代表作品是《历代论》,有些篇章是写得很有特点的。论汉光武、唐太宗,分析相当全面,和苏轼相比,特点确在于“稳”。《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书信杂文

苏辙致力最勤的文章,在于政论和史论,史论之文,尤所尽心;但他写得更为自由随便的文章,还是书信杂文。例如十九岁时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说自己初到京师,“非有求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而所愿者,只是“一睹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初生之犊,年少气豪,既不同于韩愈《上宰相书》那样卑躬屈节,也不像李白《上韩荆州书》那样纵横使气。当文人仕途广于唐代的宋代,这样的文章是有时代特点的。

与此书相类者,还有《上昭文富丞相书》《上曾参政书》,都是年少气豪之作。到了晚年,所为书札,出语虽有所收敛,但依旧洒脱自然,例如《答黄庭坚书》,其文墨颇似苏轼。二苏早年之文,气象虽不尽同,但晚年之作,以信札观之,都有平淡自然之语。二苏相比,苏辙之文,未可以一“衰”字尽之。

苏辙的记叙杂文为人所称者,有《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武昌九曲亭记》《黄州快哉亭记》等。其中《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以“造语奇特”见称。

王士禛《香祖笔记》云:“颍滨《栖贤寺记》造语奇特,虽唐作者如刘梦得(刘禹锡)、柳子厚(柳宗元)妙于语言,亦不能过之。”并引其中“入栖贤谷”一段文字而后云:“予游庐山,至此,然后知其形容之妙,如丹青画图,后人不能及也。”苏辙之文,本来不是以“奇”见称的。《黄楼赋》“稍自振厉”,即被疑为苏轼所作,则此文之“造语奇特”,也就自然为人所称了。

苏辙还有一篇《东轩记》,造语虽不甚奇,却是写得更加“如其为人”的文章。这篇“记”也是写得颇有特色。作“东轩”以为“宴休之所”,却不得一日“安于其中”,而日日忙于“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此情此景,是和历来文人雅士作轩亭以自适者大异其趣的。文章最后还说:希望有那么一天,“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宦情淡薄,文章亦自澹泊。这样的笔墨,也是“如其为人”的。

诗赋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早年的作品《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写得洒脱自然,颇见个性特点。

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

又如晚年所作《游西湖》云:“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时值新党蔡京等人执政,元祐党人累遭迫害,苏辙筑室于许州,闭门不出,与早年之“闭门”遥相对应。从他一生的经历看来,始终皆以直言而不见容。故以“闭门”始,以“闭门”终。这样的作品,亦颇见性情。

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宋史》称其性情沉静简洁,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和他的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认为他的高超大致和苏轼相近。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儒学

苏辙与父苏洵、兄苏轼创立了苏氏蜀学,他与苏轼同为苏氏蜀学的集大成者。苏氏的蜀学与荆公新学、二程洛学相对立。“三苏”博通经史,遍采六经百家之说,又吸取老庄道家学说和佛教思想,逐步形成“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是北宋中期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时代潮流的产物,是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派别。

苏辙晚年曾著《苏黄门老子解》,朱熹称其书“合吾儒于老子,以为未足,又并释氏而弥缝之,可谓舛矣!”反映了蜀学派的思想特色。此派在文学上的建树最为卓著,但认为学术中最重要者并非文章辞赋,注重所谓“性命自得之际”。以文为“寓理之具”,认为“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

书法

苏辙不仅在诗文创作方面才华横溢,而且其书法也颇有造诣。其书法运笔结字与其兄苏轼颇为接近,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苏辙的传世墨迹有《雪甚帖》《雪诗帖》《车马帖》《晴寒帖》等。

人物评价

张方平: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赵祯: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苏轼: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刘攽:具官某天材颖茂,儒学纯备。敏于事而慎于言,志于道而辅以术。早繇方闻之举,藉甚士林之誉。粤自谏垣,进陟词掖。倜傥正论,启沃者非一;润色王猷,灏噩乎吹万。

陈襄:学与文若不逮轼,而静厚过之。

张耒:某平生见人多矣,惟见苏循州不曾忙,范丞相(范纯仁)不曾疑。苏公虽事变纷纭至前,而举止安徐,若素有处置。范公见事,洞达情实,各有部分,未尝疑惑。此皆过人者。

王辟之: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孙觌:白公(白居易)诗所谓辞达,大抵能道意之所欲言者。苏黄门诗已不逮诸公,北归后效白公体,益不逮,惟四字诗最善。张文潜(张耒)晚年诗不逮前作,意谓亦效白公诗者。公述潘邠老言,文潜晚喜白公诗。信矣,如所料也。

王称:辙之名迹与轼相上下,而心闲神王,学道有得,是以年益加而道益邃,道益邃,则于世事愈泊如也,不有所守而然哉。

朱熹:苏子由爱《选》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此正是子由慢底句法。

文天祥:国初,诸老尝以厚士习为先务,宁收落韵之李迪,不取凿说之贾边;宁收直言之苏辙,不取险怪之刘几。

脱脱:苏辙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王安石初议青苗,辙数语柅之,安石自是不复及此,后非王广廉傅会,则此议息矣。辙寡言鲜欲,素有以得安石之敬心,故能尔也。若是者,轼宜若不及,然至论轼英迈之气,闳肆之文,辙为轼弟,可谓难矣。元祐秉政,力斥章、蔡,不主调停;及议回河、雇役,与文彦博、司马光异同;西边之谋,又与吕大防、刘挚不合。君子不党,于辙见之。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独其齿爵皆优于兄,意者造物之所赋与,亦有乘除于其间哉!

王世贞:吾尝谓子瞻非浅于经术者,其少之所以不典,则明允之余习。晚之所以不纯,则葱岭之绪言。然而得是二益,亦不小也。子由稍近理,故文彩不能如父兄,晚益近理故益不如,然而不失为佳子弟也。

茅坤:苏文定公之文,其镵削之思或不如父,雄杰之气或不如兄;然而冲和澹泊,遒逸疏宕,大者万言,小者千余言,……西汉以来别调也。

杨庆远: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厚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张鹏翮: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朱轼:辙自熙宁以前,滞于小官。及元祐之朝,耆旧居职,未及有所施用。至绍圣,而世变不胜言矣,其斥调停、论绍述之非,有味乎其言之也。平居澹然无营,至引当否、商是非,直言抗论,无所回挠,斯可尚也已。

瓜尔佳·文祥:取材当如宋富弼、苏辙,庶有裨时政。

钱基博:①自宋初柳开、穆修以迄石介、尹洙、苏舜钦、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曾巩、苏洵及其子轼、辙兄弟、秦观、张耒、黄庭坚、陈师道,气必疏快而力祛茂兴,与发宋文之机利,而以殊于唐格者也。...其中欧、苏、曾、王,与唐之韩、柳,并称唐宋八大家,为后世言古文者之所宗。然惟欧阳修,碑传议论,兼能并擅。苏氏轼、辙,策论得欧阳之明快,而碑传殊无体要。②今观其文疏于叙事,而善议论,辨明古今治乱得失,出以坦迤,抑扬爽朗,语无含茹,而亦不为钩棘;策论特其所长,碑传则其所短,与轼蹊径略同,而波澜不如;气不如轼之舒,笔不如轼之透。……策论至苏氏父子,原原本本,述往事,思来者,有以见天下之赜,古今之变,而观其会通,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直与周秦诸子同为一家之言,固不仅文章之工。而观辙之所为,其学兼综兵农儒法,其文出入庄、孟、苏、张,虽不如洵之峭劲廉悍,而颇追轼之条达疏畅,意到笔随,无愧难弟也。……然轼辙之文,有余于汪洋,不足于淡泊;工于用尽,而不善于用有余;可振厉以警发愦愦之意,而未能唱叹以发人悠悠之思。

朱德: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巧笑倩兮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四川十大著名文人排行榜 四川历史上最有名的文人墨客盘点
四川文人有哪些?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人巨匠灿若星辰。特别是历史上涌现出的文人墨客,闪烁着四川人民独特的气质...
成都十大文人 成都文人墨客有哪些 成都文人雅士盘点
成都文人墨客有哪些?MAIGOO小编盘点了成都十大文人,从过去到现在最有名的有汉赋四大家之一的扬雄、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MAIGOO原创 文人 成都市 成都名人
5335
四川十大著名画家排名 四川省名书画家 四川名画家有哪些
四川受到中国美术大师的影响是很多的,譬如现代画家徐悲鸿、黄宾虹、傅抱石等绘画大师都先后来过四川,并留有画作。那么四川省著名画家有哪些?四川书...
四川省十大著名作家 四川籍作家及作品 最出名的川籍作家
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以来诞生了许多闻名于古今中外的人物,川籍作家在中国文坛中更是别具一格!四川省著名作家有哪些?本...
202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名单 四川省两名教授上榜
中国教育新闻网公布了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名单,确定64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其中,四川省两名教授上榜,分别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2022年四川首届四有好老师名单公布 这200人被评为四川四有好老师
为充分展示新时代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动人风采,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四川省教育厅已公布首届四川省“四有”好老师人选名单。四川大学...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21年会员名单公布 四川省52名民间艺术家上榜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于1950年3月29日,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之一。协会致力于组织、规划、指导全国性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及民...
世界十大文豪排名 世界著名文学家排行榜 世界文坛泰斗有哪些
文豪一般是指在文学上有杰出成就,在国际和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文学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作家的赞称,你觉得哪些世界文坛泰斗称得上这个称谓呢?...
MAIGOO原创 作家 世界名人 文人
2.4万+
中国近现代十大诗人 近现代诗人排行榜 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有哪些
近现代是指1840年到1949年这一时间段,在中国最为动荡的期间也诞生了许多历史留名的诗人,你知道的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有哪些呢?本文就为大家...
MAIGOO原创 中国名人 诗词美文 中国十大
1.5万+
中国现代十大文学家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排名 现代文学十大家都有谁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7—1949年产生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是近现代文学野蛮生长的时期,产生了许多影响至今的著名文学家,你心中现代文学十大...
MAIGOO原创 文人 中国名人 作家
4.7万+
中国当代十大诗人 中国当代诗人排名 中国当代最杰出诗人有哪些
当代一般指1949年到当今,在这个时间段内有许多优秀的诗人活跃在中国诗坛,推动了文学繁荣发展,你绝的中国当代最杰出诗人有哪些?本文就为大家带...
MAIGOO原创 中国名人 诗词美文 中国十大
2.1万+
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 中国历史上文学家排名 古代杰出文学家盘点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中诞生了无数有名的文学家,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古代杰出文学家的名字,你心中的中国历史上文学家排名是怎样的呢?本文为大家带来...
MAIGOO原创 文人 历史人物 中国十大
2.3万+
唐代诗人排名前十 唐代著名诗人排名 唐朝十大诗人排行榜
大唐帝国二百八十九年,涌现出了大批非常优秀的著名诗人,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高峰。可以说唐诗的成就空前绝后,成为以后各代诗的榜样。本文ma...
MAIGOO原创 历史人物 中国名人 诗词美文
2.8万+
中国十大国学大师 国学大师排名榜 中国的学界泰斗有哪些
国学是相对西学而言的中国之学,涵盖了中国历史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在此领域,相继诞生了一批批中国学界泰斗,本文就此,总结了十大中国国学大师排...
MAIGOO原创 文人 中国名人 中国十大
5.6万+
写诗最多的诗人TOP10 古代诗人写诗数量排名 现存诗作最多的是谁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诗人,写下过不少著名的诗篇。那么你知道谁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吗?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写诗最多的...
MAIGOO原创 历史人物 诗词美文 文人
2.7万+
古代十大著名居士 古代文人居士大全 号居士的诗人有哪些
居士本来是泛称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但许多文人雅士也会自称居士,许多大家熟悉的古代名人都有自封的居士别号,你知道的古代文人居士都有哪些呢?mai...
MAIGOO原创 文人 历史人物 古代
1.6万+
宋代诗人排名前十 宋代诗人排名 宋朝十大著名诗人
在宋朝文学史上,以词著称,宋代是词的全盛时期,但其实宋代的那些诗人,也同样很优秀。本文MAIgoo编辑就为大家盘点了下宋朝十大著名诗人,分别...
MAIGOO原创 历史人物 中国名人 诗词美文
1.8万+
元代诗人排名前十 元朝诗人代表人物 代著名诗人排行榜
元朝虽是由蒙古族统治的朝代,但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却坚决主张以儒家思想治国,学习汉族文化,因此期间也涌现出不少著名诗人。本文MAIGOO编辑就...
中国现代文学六大家 中国现代六位文坛巨匠是谁 中国现代文坛六大楷模
中国文坛百花齐放,涌现出了不少文坛著名人物,其中就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六位大师级的现代作家,他们被统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六...
中国十大豪放派诗人 中国豪放派诗人代表人物 豪放派诗人有哪些
中国十大豪放派诗人都有谁?豪放派是宋词流派之一,拥有多位闻名古今的诗人,其中以苏轼、辛弃疾最为出名。除了这些,中国豪放派诗人还有哪些?中国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