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熊
0 赞数:0 #熊#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水熊也称水熊虫,人送外号“小美”,这是对缓步动物门生物的俗称,有记录的约有900余种,其中许多种是世界性分布的。水熊体型极小,最小只有50微米,而最大的则有1.4毫米,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身体表层覆盖着一层水膜,该水膜用于避免身体干燥,同时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气。水熊虫在干燥状态或环境恶化时,身体会缩成圆桶形自动脱水静静地忍耐蛰伏,此时会展现惊人的耐力。生命力超强,能在冷冻、水煮、风干的状态下存活,甚至能在真空中或者放射性射线下存活。
  • 中文学名: 水熊
  • 拉丁学名: Tardigrade
  • 别称: 水熊虫
  • 界: 动物界
  • 门: 缓步动物门
  • 纲: 异缓步纲
  • 亚纲: 中缓步纲
  • 目: 棘甲目
  • 科: Echiniscidae
  • 属: Echiniscis
  • 分布区域: 全球几乎都有它的存在,极寒、深海、沸泉里都可以找到它。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水熊也称水熊虫(Water Bear),人送外号“小美”,这是对缓步动物门(Tardigrata)生物的俗称,有记录的约有900余种,其中许多种是世界性分布的。

水熊体型极小,最小只有50微米,而最大的则有1.4毫米,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身体表层覆盖着一层水膜,该水膜用于避免身体干燥,同时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气。

水熊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可以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在外太空生存,在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 mountains)(6000m 以上,曾在5546米处发现过)、温泉、南极和深海(4000m 以下)都能生存。

生长与分布

电镜下的水熊虫,水熊虫在干燥状态或环境恶化时,身体会缩成圆桶形自动脱水静静地忍耐蛰伏(隐生现象),此时会展现惊人的耐力。生命力超强,能在冷冻、水煮、风干的状态下存活,甚至能在真空(vacuum)中或者放射性射线(Radioactive ray)下存活。

形态及特征

缓步动物(Tardigrata)是多细胞动物(Multicellular animals)。它们非常细小,大部分不超过1毫米,最小的Echiniscus parvulus初生的时候只有50微米。而最大的Macrobiotus bufelandi则只达1.4毫米。通体透明,无色,黄色,棕色,深红色或绿色。它们的颜色主要是它们的食物赋予的。它们食入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 like)的食物,类胡萝卜素可以在各器官沉积。

它们由头部,四个体节,被几丁质(chitin)构成的角质层(Cuticle)覆盖。四对脚,末端有爪子,吸盘或脚趾。由长长的细胞组成的肌肉因应体节而分布。口前有两向前突出,一个用于刺进食物,另一个则是吸收工具。前肠有很多成对腺体,薄薄的食道连接中肠。在两个目的水熊虫中肠和末肠之间有马氏管(Martensite tube),专司体内的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平衡。

神经系统的构成:咽上下神经节(Upper and lower ganglion),其中咽下神经节(Inferior pharyngeal ganglion)和腹部四个神经节链式(Ganglion Chain)相连。体腔中的细胞负责储存。水熊虫没有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和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缓步动物通常是雌雄异体(Male and female)。它们的性腺(gonad)是次体腔(Secondary cavity)(事实上,所有的节肢动物都是这样)的残留物,是不成对的囊状器官,或者是在肛门前向外开口,或者是向终肠开口。卵子并不需要事先受精就可以被排出体外。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577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