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
0 赞数:0 #宠物#
买购网原创图片,未经许可不能转载,版权声明 反馈
南美洲栗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豪猪亚目美洲栗鼠科动物,原产于南美洲安迪斯山脉,平均有10~20年寿命。因其酷似宫崎骏创作的电影TOTORO中的龙猫,被香港人昵称为“龙猫”。现存品种分别是短尾和长尾,作为宠物饲养的一般是长尾龙猫。素食动物,主食为龙猫粮和提摩西草,需要经常磨牙。南美洲栗鼠也是种非常需要主人关注的小动物,它们会通过在笼子里制造噪音,来吸引你的注意。
  • 中文学名: 毛丝鼠
  • 拉丁学名: Chinchilla lanigera
  • 别称: 美洲栗鼠,龙猫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哺乳纲
  • 亚纲: 兽亚纲
  • 目: 啮齿目
  • 亚目: 豪猪亚目
  • 科: 毛丝鼠科
  • 属: 毛丝鼠属
  • 种: 毛丝鼠
详细介绍 PROFILE +

生长与分布

毛丝鼠公鼠生殖器官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常年都有良好的性欲和配种能力。毛丝鼠全年均可繁殖,但交配多在12月至翌年3月,盛夏和秋季(7~10月)配种率较低。母鼠的性周期为28~35天,妊娠期110~124天,每年2~3胎,每胎1~4仔,以2~3仔为多。产后1天内即发情,可血配,断乳后10天左右再次发情。初生幼仔全身被毛,初生重35g,出生后即能跑动,哺乳期45天左右。第一次发情月龄变化幅度较大,早熟的3月龄,晚熟的9~11月龄;幼龄母鼠通常在4~6月龄性成熟。

毛丝鼠分别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12个省市试养,并获得成功。

野生毛丝鼠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等国。

十八世纪后,因人工饲养技术的发展,毛丝鼠广泛分布到世界各地,如西班牙、北美、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

形态及特征

短尾毛丝鼠体型较大,体长30~38cm,尾长10cm左右;长尾毛丝鼠体型较小,体长24~28cm,尾长14~15cm。现在各国饲养的几乎都是长尾毛丝鼠。毛丝鼠外形似具长尾的兔,但耳较兔小,呈钝圆形;前肢短小,有5趾,不善于刨挖,却善于巧妙地摆弄;后肢发达,有4趾,善于跳跃;尾长而蓬松似松鼠。成年雌鼠大于雄鼠,一般雌鼠体重510~710g,雄鼠体重425~570g。仔鼠出生重44.83±6.69g。

毛丝鼠背部和体侧的被毛为灰蓝色,腹部被毛逐渐变浅至白色。体毛主要由绒毛组成,绒毛密而均匀,每个毛囊内簇生50~60根,每根直径仅5~11μm,细于蛛丝,每丛绒毛中有1根针毛,直径为12~15μm。毛被呈美丽的灰蓝色,毛干呈现出深浅交替的色带,接近毛根部为深瓦蓝色,毛干中段为白色,毛尖的颜色不同个体又可分为浅、中、深,但从鼻尖到尾端的脊背部接近黑色,两侧稍浅,腹部有狭窄的分界明显的白色色带。通过人工杂交现已育成青玉色、米黄色、木炭色、黑色、白色和银色等。

毛丝鼠的切齿十分发达,呈橙黄色,露于唇外。

生活习性

毛丝鼠性情温顺,不咬人,喜欢群居,善于跳跃,胆小怕惊扰,习惯于白天安睡,夜间觅食,喜欢在笼中仰卧于柔和的阳光下。平时雌雄个体相处和睦,极少吵架,只有在繁殖配偶季节偶尔发生争斗现象。雌、雄毛丝鼠交配时,发出柔和的像鸽子一样的“咕咕”声。

毛丝鼠喜欢干燥阴凉的环境,适宜的温度是2~30℃,气温为零度以下,或30℃以上均不适宜其生长。雨水太多,潮湿和寒风对毛丝鼠的生长发育都不利。因此,一般毛丝鼠都在室内较暗的环境中饲养。

毛丝鼠喜欢吃鲜嫩多汁的植物,也喜欢吃树皮、干草和种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常饲喂干草、谷物和青饲料,或配合饲料。成年毛丝鼠的采食量约为体重的5%~6%。毛丝鼠吃食时的姿势很像松鼠,后肢坐立,用前肢抓取食物,一点一点地送进嘴里。毛丝鼠的寿命一般为15~20年,其中有8~10年具有繁殖力。

沙浴是毛丝鼠最重要的习性。喜在沙盘中打滚、嬉戏,清洁身体,并有啮齿动物咬嘴的习惯。

价值及其他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88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