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宁武关
0
赞数:
宁武关是一个景点。它是为晋北古楼烦(古部落名)地。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置楼烦关,以防匈奴。宁武,秦汉为楼烦县地,置有楼烦关,今县南的宁化村,即为楼烦关南口,县北的阳方口,即为楼烦关北口。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隋时先后属崞县、静乐县。唐置宁武郡,始用宁武之称,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而得。或说其地有旧宁文堡,取文武对应之义,因有此称。
万里长城-宁武关旅游攻略
  •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人民大街12号附近
所在景区
长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伟大的建筑工程,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万里长城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
相关景点

万里长城-宁武关怎么样

宁武关是三关镇守总兵驻所所在地。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在明成化、正德、隆庆年间,均有修缮。关城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2公里,开东、西、南三门。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增修之后,关城周围约2公里,基宽15米,顶宽7.5米,墙高约10米,城东、西、南三面开门。成化十一年(公元1479年),由巡抚魏绅主持,拓广关城,周长3500多米,加辟北门,建飞楼于其上,起名为镇朔城,南北较狭,东西为长,关城周长七里,呈长方形,城墙高大坚固,四周炮台、敌楼星罗棋布。到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关城又被扩展为周围约3.5公里。城墙增高了1.5米,并加开了北门,不过这时的城墙仍为黄土夯筑,砖城墙是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包砌的。万历年间,在全部用青砖包砌城墙的同时,还修建了东西2座城门楼,在城北华盖山顶修筑了一座巍峨耸峙的护城墩,墩上筑有一座三层重楼,名为华盖楼。关城不仅与内长城相连,而且在城北还修筑了一条长达二十公里的边墙。宁武据凤凰山之北,传说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但见城池犹如凤身,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凤翅,南城之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万历末年,增高城墙,加以砖包,关城更为坚固雄壮。

当时为了抵御蒙古的进攻,在北方不断设险置关、修筑防线,形成了外边与内边。而内边者,就是指西起山西偏关县,经神池、宁武、代县、朔县、河北蔚县等地,抵河北延庆县的内线长城,蜿蜒1000多公里。在这条防线上,创关设堡,驻守军队。在河北境内者,沿线设紫荆、倒马、居庸三关,称为内三关。在山西境内,设偏头、宁武、雁门三关,称为外三关。外三关之中,偏头为极边,雁门为冲要,而宁武介二关之中,控扼内边之首,形势尤为重要。故《边防考》上说:“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势。”

宁武关是三关中历代战争最为频繁的关口。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必经三关。偏关由于有黄河作为天险,只有冬季匈奴的骑兵才可以踏冰而过,而雁门以山为天险,骑兵难以突破。宁武关所靠的恢河是季节性河流,在恢河断流的季节,匈奴骑兵就沿河谷挥师南进,直抵关下,当时恢河河谷可容“十骑并进”,所以大多数时候,宁武关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战的主要战场。历史上因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南下掠掳,经常选择宁武关为突破口,所以在很多历史时期,这里的战争几乎连年不断。在宁武关千百年来的战争纪录中,最后一场大仗发生在明末崇祯年间。

当北同蒲铁路线上北上的列车像一条巨龙一样,由煤乡轩岗西北的崇山峻岭中穿越而过之后,眼前,一座现代化的小城便出现在铁路线西的河谷中,这就是古代的晋北重镇——宁武关的所在地。宁武关故址就是今山西省宁武县城,当吕梁山脉北支芦芽山和云中山交会的谷口。谷口宽广,敞向北面的朔县盆地。三面环山,北倚内长城,深居于四面屏蔽的腹地,形势稳固,易守难攻。这里处于大同、朔县联合盆地的南缘,地形高亢。山西省内两条大河桑干河和汾河即源于此,分流南北。东西两面又有滹沱河、黄河的支流由此流出。因此,这里虽是山区,却具路通四方之利,交通方便。由此北上可到大同,南下可达太原。

宁武关,在今宁武县城区。始建于明代中期,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

历史沿革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难用一句话概括的朝代。从推翻元朝开始,明朝就不断与北方少数民族征战。先是蒙古,最后亡于清。朱元璋建国之初,深知国力衰弱,而又没能将“大元”残余势力扫清。于是派遣朱棣驻北,从战略上来说就是遏制蒙古入侵。而燕王征南之后,可能源于夺了侄子帝位而愧对祖先,于是迁都北京。然而这个迁都的举动,却将大明王朝的中心近距离地展现在蒙古面前。于是朱棣在永乐十年以后开始北征。五次北征之后,除前两次有所斩获外,其余多为劳民伤财,使得刚刚恢复的经济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为后世子孙留下了长久不息的战争隐患。

明宪宗朱见深是朱棣之后明代不多几个有些作为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朝代建立宁武关其实是有特殊含义的。明宪宗的父亲就是创造被生擒“奇迹”的鲁莽皇帝明英宗。在明英宗时,当时的蒙古在漠北的势力已经一分为二,瓦剌与鞑靼,瓦剌强大了起来,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边。太监王振鼓动英宗对瓦剌御驾亲征,但是准备不足,粮饷接济不足,前线屡屡失败。形势不好,英宗撤军,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被包围。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为了避免被瓦剌威胁,在大臣于谦的倡议下立英宗弟弟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随后朱见深太子位置被废。“夺门之变”后,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复得。然而这样的经历,使他精神压力非常大,朱见深继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成化”,而在成化三年就建立宁武关,希望明王朝不要重蹈覆辙,防患于未然。在此之后,宁武关的防御功能被发挥到淋漓尽致,有效的挡住了蒙古的入侵。

明正德八年(1513)蒙古骑兵从大同南下,进攻宁武关,企图由此进入晋中。守关官兵奋起抵抗,打败蒙古兵,保卫了晋中的安全。宁武关的创设、加固以及沿关防戍的修筑,将偏头、雁门、宁武三关连为一线,有效地加强了明朝北部边防,在相当时期内,保障了三晋人民的安全。

当时关防的设置,不仅有警边御敌的意图,同时也有防止和镇压国内反抗的意图。由于前几任皇帝的横征暴敛,以及对于蒙古的多次用兵,到了崇祯皇帝期间,国库空虚。而此时蒙古势力逐渐弱小,满洲势力大增。为取得战争胜利,崇祯皇帝加征兵饷。朝廷征一分,官员征十分。在朝野腐败的情况下,激起了民变,李自成从陕北起义。在对大明朝的战争中,宁武一战非常惨烈。宁武破则北京危险。因此在此战上,双方都拼尽全力。明末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极其重要的大战。但攻关的却不是来自北方的入侵,而是来自后方的攻击。

当明末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陕、晋大地时,宁武关又成为抵御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北上的堡垒。公元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后,随即率大军北渡黄河,取道山西进行北伐。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占了太原。当向北攻克雁门关准备攻击大同时,发现明军在宁武关聚集了大批军队,有侧击起义军的企图。当时李自成由于曾经在罗城吃过周遇吉的败仗,认为他是一块硬骨头,是有些害怕的。所以准备放弃攻打宁武关,绕城而走,直取大同,尽快攻击北京皇城,然后再攻击无援的宁武。后来在军师的劝说下,以及宁武关在三关中相互策应的重要位置,李自又返身南下,奋战七昼夜以惨重的代价击败镇守雁门关的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如今在宁武恢河东岸,仍有周遇吉之墓,为砖石所筑。这一战整整打了七个昼夜,起义军经血战最终破城全歼了守关的明军,但打的却十分艰苦。这一战也充分见证了宁武关的险要和坚固。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坚定了崇祯誓不南迁的决心。他认为凭借层层险关足可阻挡起义军的攻势,可从容等待各路勤王之师的到来。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宁武大战之后,大同、宣化、居庸关的三处守军,以及调去的援军,竟然全部不战而降。层层险关要塞全成了摆设,致使起义军一路长驱直入,迅速包围了北京城。在那场势如破竹的农民起义中,农民军在宁武竟然苦战七昼夜,付出了惨重代价,以至于到处开仓放粮的李自成一怒之下火烧宁武关,说明了宁武关的坚固与险要,如此惨烈的战争也说明了宁武关在军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作用,宁武关也因此闻名天下。宁武关见证明王朝的衰败,其实某种程度上不也说明:真正的关口不在外形,而更在人心。

在现代战争中,宁武也是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时期,宁武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1938年,日伪军一万余人分四路围攻晋西北根据地,并占领了宁武等七县城。八路军120师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首先击败其它各地的敌人,然后以主力在宁武外围活动,切断敌军归路,并以一部分紧逼宁武城。这时宁武之敌便在从阳方口南下敌人的接应下,弃城北窜,120师予以沉重打击,终于收复了宁武城。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八路军120师曾以截断同蒲路北段交通为目的,以主力破击宁武——轩岗段,在宁武、忻州展开破击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现今山西南北交通大动脉同蒲铁路从宁武关穿过,又有公路通向四方。这里仍为晋北的交通要地。

清朝建立以后,因为与蒙古的和睦关系,宁武关的要冲、防御作用基本丧失,成了祥和的聚居之地,遂将关城改为府城。其防御设施和内长城也逐渐废弃,成为了还尚可辨认的遗迹。现存关城旧址范围分西关和东关两部分,城墙依山势而建,十分壮观。据史书记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扩城七里。万历三十四年(1606)城墙砌砖,周长3567米。城中鼓楼为宁武关代表性建筑。周围烽火台峙立,气势雄伟。宁武关城筑于吕梁山脉北部支脉的山口,周长3.5公里余,襟山带水,地形险要,今已倾圮,两侧山上的内长城遗迹尚存。今除存极少的零星夯土残墙外,基本上全已被拆毁,只剩下位于城中心的一座鼓楼在春风里笑傲红尘,留下沧桑历史的袅袅余音,至今尚保存良好。

宁武关鼓楼,位于今宁武县城人民大街,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此楼下座为砖砌券拱十字穿心洞,楼为三层三檐木结构歇山顶式建筑,通高30余米,气势宏伟,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楼内的文物陈列中,有宁武县古寺出土,当年修筑长城时用过的大水缸和戍守长城的将士们使用过的各种兵器。

阳方口是明长城山西关隘。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北约13公里.阳方镇重要口旧为九牛口。长城过恢河地段,原建有九孔石桥一座,与两侧长城衔接,每个桥孔内又有一铁牛镇守。后铁牛被水冲走,桥亦坍塌,更今名。阳方口堡城,东靠长方山,西傍恢河,为明嘉靖十八年(1539)巡抚陈讲所筑,万历四年(1576)增修。堡城周1公里左右。有“山西镇中路第一冲口”之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论述阳方口堡战略地位时说:“大同有事,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也。’现阳方口亦为晋西北、大同、大原的交通枢纽。北有同蒲、宁苛两条铁路,还有忻州至保德,崞阳至偏关,水泉、阳方口至平鲁等三条公路干线通过。阳方口长城今已残毁,尚存城北砖券拱门,用横木支撑着,供行人来往。阳方口西的长城存夯土残墙和土筑墩台。阳方口东长城尚存部分砖砌墙体,井有三座砖砌空心敌楼保存较好。

荣誉及其他

历史古迹

概述

古长城:在楼子山上有古长城遗迹,明正德中,兵备张凤羾立石山下,曰“紫塞长城”,或疑为六国赵时所筑之旧。

古襄阳城:《太原志》云:“在静乐县北九十里,古宁化军南。”遗址微在。

林溪镇城:在林溪山下,世传隋炀帝避暑处,金天会间,即其地改为圣寿寺。

隋汾阳宫:在县西南六十里,即林溪镇城处。

古楼烦关:在宁化南,静乐界。

天池故城、元池故城:并李克用表置者。

汾阳故县、六度故县:上并唐筑。

用武池:高齐于此大蒐,因名。《崞县志》称:在宁武关。《魏志》云:疑即天池是。

天池监牧、元池监牧、楼烦监牧:并唐时置,使牧马处。自楼烦关以下,今皆无迹。

橐莲台: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二镇三关志》云:“今阳方口河西高山谓之‘橐莲台’,世传宋王侁望杨业兵处。”《朔州志》亦载之,唯《崞县志》但记台名,不言王侁事。考元魏灭赫连氏,迁其子孙散处雁门、代,北依山谷以居,故其地有赫连台,所云橐莲或是赫连之讹。

宋摩崖题名:在楼子山崖,题云:元佑缺年秋七月己卯,文思。副使知宁化军事太原王余、应定山与前朝奉郎通判军事汝南赵审道同游楼子山,饮于漏崖之足,以观汾水之源。酒酣,公为安懿王泠珑之琹,以抚秋思之美,既阙,而奏雪中松之曲。是行也,部吏刘喜、王锡、魏廓、陆思诚、巩裕、李昌言、秋球、榆次尉石伯伦预焉,洛阳巩裕书。右依《魏志》书之“为安懿王泠”,五字疑笔迹稍泐,文有讹隐,若“王”当为“玉”,“泠”当为“玲”,余三字则未详也。

相关古迹

宁武府属

在郡城中少东北七百户街,负山临逵,地势高爽。雍正四年(1726年),知府郎瀚建,即故宁武道署之旧,改创为之府。经历谢廷恕董其事,署成规局,宏整门屏,东、西两坊翼之,坊门高广,太守车骑所出入也;循坊列栅,以禁行者,栅周方宽阔,中容吏士数百人。大门三楹,正南面启,入为仪门,自仪门入,为大堂,堂前有抱厦堂,左为兵饷库,右为库军房;堂下东西吏舍各六,东南官厅在焉,西南则隶卒夜值者居之。仪门外,东为土神祠,西库神庙。由大堂而后为宅门,门外,左、右班房各一;门内,左、右各有房三间,皆北向。其北为二堂,堂东、西屋各三间,堂下门东、西启;自东门入为书室五间,皆南向,后有屋三间,北与书室对门;由西门入,书室二间、客厅三间,客厅南对者为“琴鹤轩”,亦为射厅,凡三间;射厅之西为马厩,有井以饮马,有祠屋为间者四而庳,以祀马祖。自二堂后入门,为知府内宅,住房三间,东西洞房各二,厢房各三,门外东西偏房各一,又东为厨,最后房五间,因山为趾,势独高,见郭外诸峰;房东西屋各三间,又夹道中屋二间,东如之。

清代宁武府疆域:在山西布政司西北三百四十里。东西广三百二十五里,南北袤二百八十里。东至朔平府朔州界二十七里,又东至大同府应州界二百二十里,山阴县界一百八十里;西至太原府岢岚州界一百二十五里,又西至保德州界二百三十里;南至代州崞县界七里;北至水泉营边墙界二百七十里;西南至忻州静乐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朔平府平鲁县界二百里;至老营堡边二百二十里;至朔平府治三百二十里;至大同府治三百四十里;西北至保德州河曲县界一百八十里,至老牛湾蒙古界二百五十里。自府治由山西大同府经直隶宣化府,入居庸关至京师一千四十里;由代州东至易州,入紫荆关至京师九百十里。

乾隆年间宁武府属四县人口:

宁武府属四县,乾隆十年分至十四年,审定户口共:土著民二万二千五百七十户,男女共十二万六千四百十六口;大口六万五千六百三十九,小口六万七百七十七。

县倚郭

筑于成化二年(1466年),初为关城,巡抚都御史李侃请即古宁化军口置关,设都指挥领军守备。乃以是年丁亥(1467年)三月始事,明’年(1467年)四月城讫,以总兵镇之,遂为镇城。城北踞华盖山,因其高而俯其东、南、西三面,周四里许,基五丈,面广半之,高三丈有奇,门其东、西、南三面而闭其北。东门曰“仁胜”,西门曰“人和”,南曰“迎熏”,上建重楼。(宏)治十一年(1498年),巡抚魏绅拓广之,周七里一百二十步,增埤五尺,加开北门,亦建飞楼于上,名之曰“镇朔”。城狭于南北,长于东西,其形科椭,望之若敷巾幅然,然皆土筑。万(历)元年(1573年),巡抚赵某议包以石,益加增高,连女墙四丈二尺,然未果。行至三十四年(1606年),宁武道郭光复始甃以砖,又筑东、西关城,皆砖甃,共长一千七十余丈,高三丈五尺。西关门曰“永宁”,其南出者曰“阜财”;东关门曰“久安”,其南出者曰“解愠”,下有堑。先是万(历)二年(1574年),宁武守备某筑护城墩于城北山上,方二十八丈,高二丈为基,基上为台,台上为楼三重,楼外列堞二十四,登之可眺百里;台下周以砖墙,直一丈,环广四十丈,墙上列垛四十,屹然与城表里,巡抚魏允贞所使也,今楼垛以废。国朝置府城,因其旧宁武营在焉。乾隆六年(1741年),东关门楼圮,知府魏元枢重葺之颜,曰“望华”,并修南、北二角楼。城南接凤凰山,宁武人又呼为“凤城”。

社稷坛:在南关河外,雍正三年(1725年)建。坛广二丈五尺,高二尺一寸,陛,东、南、西各三级,无封树。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北关山坳,雍正三年建。坛基、高、广与社稷坛同,无封树。

先农坛:在郡东门外,教场东北。雍正五年(1727年),署宁武令、太原府西粮同知董泗儒奉文建。坛制与山川、社稷同。大殿五间,门楼一座,左右角门二,农器库二间,官厅二间,坛旁地四亩九分以为田,季春亥日,郡、县官九,推行事如制。

八蜡庙:在府东关外。

厉坛:在郡西关。

城隍庙:在府治西北,华盖山之阳。

宁武府学

在府治西北城之阳,缭以周垣,外为大门,门外树以屏壁,夹以两坊。自大门入,为泮池,池上有桥,桥南为棂星门,凡三间。入棂星门为戟门,入自戟门为大成殿,殿五楹,左右为东西两庑,庑各五楹;其戟门傍东西角门各一间。名宦祠在戟门左,乡贤祠在戟门右,各凡三楹。斋宿房在棂星门内左,省牲所在棂星门内右,各凡三楹。明伦堂在大成殿后,堂左右斋房各三间;崇圣祠三楹,在明伦堂东;其在崇圣祠南,棂星门之东者,为魁星楼。学建于雍正五年(1757年)三月,唯尊经堂未及构云。宁武府儒学教授一人,训导一人,署在文庙西偏。讲堂三间,东西门斗、班房各一间。教授宅门楼一座,住房三间,东西配房各一间。训导宅如之,其外为大门。学中所贮书:《十三经注疏》一部,通一百二十本,为函十二;《二十一史》一部,通五百本,为函五十;《明史》一部,通百十二本,为函十二。先是经史皆买于布政司,而使郡县学领焉。独宁武府学,以无尊经阁,与礼部例不相比,且不得领。时永平魏侯元枢知郡事,乃与宁武令施作楫、神池令李识蒙、五寨令刘耀珪,共捐俸银输官以当书值,遂得领归。郡学与旧所有:《周易折中》、《书》、《诗》、《春秋三经传》;说若《朱子全书》、《康熙字典》、《康济录》、《急公自爱书》、《四书讲义》、《学政全书》等,凡十部,使学广文掌藏之。

宁化城:宋嘉祐六年(1061年),以河西西夏人往来隘口,乃立宁化军,因隋汾阳宫城之旧址,廓而筑之,金、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宁化巡检司,山西都指挥使常守道帅官军来屯,将旧城六里二百七十步、南边关厢裁去,于城东山坡上,随地形势筑城二里一百九十七步,未完调去。五年(1372年),延安侯唐宗胜、千户唐成继成其功,城高三丈一尺,壕深一丈,城楼六座。十一年(1378年),改巡检为宁化守御千户所,隶山西都司。嘉靖中,改隶宁武。至万(历)十四年(1586年),甃土城以砖,当改宁化所,时设掌印千户、巡捕、城操吏目各一。中有静乐仓,今仍为宁化巡检司。

本路参将设于嘉靖二十七年,驻扎利民,所辖宁武、盘道梁、神池、利民、八角、宁化、长林、阳方八城堡,凡属守备五,防守二,千户所者三,分管内边东起广武界神树梁,西尽老营界地椒峁,沿长二百九里零四十丈,边墩一百二十四座,火路墩一百二十一座。边之内外续设小莲花、夹柳树、燕儿水、雕窝梁、玄冈口、朔宁、狗儿涧、圪(土老)罐、石湖岭、西沟口、得胜、勒马沟、蒋家峪、乾柴沟、野猪沟一十五堡以为犄角。兵马除军门标下两掖营散兵及标正二营外,阖路见在官军九千八百八十七员名,马骡三千七百七十匹头,内援兵官军二千六百四十五员名,马骡二千三百九匹头。本路东西援雁、平、偏老,北控三云,南藩全晋,盖山西镇之要害也。嘉隆间频遭虏患,故于冲紧各处续添前项小堡,分兵据守以扼虏冲。款后烽火不警,干戈载戢,军民幸帖枕席之安。顾款久则弛,兵骄则玩,乘此闪暇之时,正当图绸缪之计,一切诘兵储饷,未可以款事而遽忽之也。

宁文堡

本城旧筑小土堡于今城之西,是为宁文堡。景泰元年筑宁武土城,成化间展修之,隆庆四年始议砖石包砌焉,周七里零二十六步,高连女墙四丈二尺。万历二十七年添筑西关土堡一座,周四百六丈三尺,二十八年又建东关土堡一座,周五百八十六丈九尺,俱高三丈五尺。初设守备一员,弘治十一年添设守御千户所,嘉靖二十年移偏头关,副总兵改为总兵镇守于此,添正兵,坐营标兵,守备各一员,三十九年设宁武兵备道及管粮通判,建学立仓,规制大备,屹然称雄镇矣。见在官军标,正营六千一百三十四员名,马骡五千九百三十三匹头,守备所领并宁武所二千二百五十六员名,马骡三百五十匹头。分管内边沿长四十里零四十五丈,边墩五十二座,火路墩二十五座,与所辖朔宁,阳方,狗儿三堡防守把总画地守之。内阳方并西沟口,苦参窊等处皆虏马经涉之处,嘉靖十九年大举二次,皆由此入抢至忻州,崞县,地方大遭荼毒。故设总兵据险扼吭,统重兵以弹压之。无事则居中调度,有虎豹在山之势,遇警则随在策应,无豺狼嗥野之虞。三关保障胥有赖焉,非止宁武一隅已也。惟是地当孤悬,兵鲜土著,总兵所统标、正各兵虽多骁健,然半系四方乌合之众,骄悍素号难制,驾驭颇费调停。惟在大将平日威爱并济,鼓舞有方,使乌合之人心乐为我用,临时调发应敌,以之克捷不难矣。至一切兵食之计,镇道同心,谋必万全云。

阳方堡

本堡于嘉靖于十八年土筑,万历四年砖包,周二里零八十步,高三丈五尺.设防守一员分领守备营及改拨见在旗军三百四十九名,管边一十三里零一百五十步,边墩三十座,内西水口,苦参窊二处极冲,通大虏.本堡虽离虏巢稍远,实为三关屏翰,宁武要冲.议者谓虏犯大同,大将当提兵移驻于此,一以拥护雁门而虏不敢东视,一以策应偏,利而虏不敢西下,朔,云且藉以声援而虏不敢外住蹂躏矣.盖门户巩固,则堂奥自安,此最得肯綮云.

宁化城

本城洪武十二年土筑,万历十年砖包,周三里零二百一十二步,高三丈三尺.设守御千户所,掌印巡捕,城操各一员,所领见在官军七百四十员名,火路墩九座.本城地近腹里,虽非冲剧,然支锅石,小岭儿虏骑可通,亦属要害,嘉靖间曾两经入犯,地方颇遭花毒.必须防守严密,庶可保障无恐,甚勿以近腹而少忽之.

盘道梁堡

本堡新旧砖城二座,一土建于嘉靖三十二年,万历十三年砖包,今在边外,二十三年因地势低洼,改移新城于边内,周一里零一百四步,高三丈五尺.初设防守,继改操守,二十年始设守备,先属雁平,后改宁武,所领见在官军七百三员名,马骡一百四十匹头.分管内边沿长四十八里零四十丈,内砖石包砌三十五里,靠山铲削一十三里零四十丈,边墩二十六座,火路墩二十四座,与所辖小莲花,恶化柳树,燕儿水,雕窝梁,玄冈口五堡防守画地守之.本堡坐落山巅,汲水外沟,土脉砂松,墙垣易圯.且边长兵寡,分布为难,极冲凡一十二处,嘉靖间大虏两次内犯忻州等处,俱由此出入.内火烧梁骆驼梁,金家嘴旧有边壕,今宜挑浚,雕窝梁山径可通虏马,今宜阻塞.其燕儿水之卧羊坡尤虏屯牧之处,相连漫坡,易于驰突.若修墙台,浚壕堑以遏其入,庶可免侵轶之患,此在守土者所当加之意耳.

其它信息

相关文献

山西濒塞要害之关三:雁门、偏头及新置宁武是也。宁武,旧名“橐莲台”《地志》谓:“即古宁武军口”。今因以名关,与雁门、偏头东西相顾,联络数百里,状若鼎峙。北控云中,南障太原,旁援朔、应、忻、崞、岢岚、静乐诸州县。虽山势磅礴绵亘而原隰平衍,有道可通,非若彼二关之峻险回阻也。往岁,北□辄径此入我境内,当事武臣常请设堡,屯卒以谨防御,未果行。近,朝廷虑山西边事颇殷,命太监郑同、佥都御史李侃、署都督佥事王信,镇抚其地,兼督诸关戎务。三公既至,一心协虑,加意绥辑,兵民以和。既而躬历边陲,厘剔废驰,至今置关之处,周览形胜。佥曰:“此诚缺障也,及今弗图保,无囊时之患乎?”遂议建城为关,选将提师与偏头、雁门等。又虞工役浩繁,不免劳民,并疏区画方略以闻,制曰:“可”。乃于成化丁亥(1467年)三月始事,伐石于山,采木于林,陶甓作冶,而工徒则取兵民之当调戍者。明‘年告成,周围四里许,基五丈而广半之,高三丈有奇,环为聛聣,而门其东、西、南三面,前翼瓮城,城之内建守帅厅,事藩杲行署,走传有驿,粮储有仓,积刍有场,栖卒有庐,战守之具毕备。岁调卒为二番,兵丁总四千人,骑千有奇,各以指挥以下分隶部伍,而请专敕都指挥使同知田春领其事。三公往来莅督,役方就绪,郑公被召还京师,王公移镇于代,而终董其成者,惟李公。三关之既设等,则侯望益时,巡徼益密,保障益固。不惟将卒得据以制敌,而旁州比县,昔尝被患者亦恃以无恐矣。李公俾绶书其事,以告来者。窃惟大易于萃,以戒不虞,而重门击拆之制,有取于豫。盖居安虑危,思患豫防,以为销萌御暴计者。虽在中区甸服而城墉关隘之除修,犹不容以少缓,矧荒裔要害之地乎?苟徒恤一时之劳而不图,所以起废补罅固于无穷,则虽良平之智,贲育之勇,曷足以胜将来不测之变哉?是役也,劳一时而利久远,所谓以佚道使民者也。凡有事于斯者,其尚求置关之意,以善体之哉!

《宁武关》,传统戏曲曲目,事见《铁冠图》传奇。

《宁武关》,京剧又名《别母乱箭》、《一门忠烈》,该剧早年曾为余叔岩、言菊朋的代表剧目,因世人对该剧主题及人物褒贬各异,故不常演以至今已失传。

故事大意:明末,李自成率部攻打宁武关,守将周遇吉固守,终难抵挡。周遇吉突围探母,欲保护老母及妻儿等逃离,周母誓与城池共存,令其再战。李自成兵逼城关,周母令媳、孙自杀,然后放火自焚。周遇吉力抗义军,被乱箭射伤,后自刎身亡。

此剧为京剧、昆曲文武老生传统戏之一,全剧通唱曲牌,亦文亦武,在别母、中箭、殉城等场次中,有繁难的身段表演及曲牌演唱。川剧、湘剧、桂剧、秦腔、同州梆子、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徽剧名《别母乱箭》。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静好经验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长城十大名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除了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还有哪些
长城最著名关口有哪些?长城十大关口是我国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十大著名军事关口,在历朝历代的保卫战役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地位,它们分别是...
中国历史十大著名关口 中国十大名关分别是哪些
中国历史十大著名关口有:居庸关、山海关、娘子关、雁门关等等。这十大名关分别为我国历朝历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赢得了一定的地位。在我国悠久的...
MAIGOO原创 十大 省份/地区 中国十大
1.2万+
中国名关有哪些 中国十大著名的名关城门
“关”是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发生了不计其数的大小战事,由此诞生了数量众多的关名。这些名关为我国历朝...
五台山景区最著名的十大寺院 去五台山拜佛必去的寺庙
五台山风景区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MAIGOO原创 五台山 忻州市 佛寺
5万+
十大最有名的忻州土特产排名 10种到山西忻州必买的土特产推荐
忻州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地级市,拥有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等知名旅游景点。那么,到了忻州游玩,可以带走哪些山西忻州土特产?...
MAIGOO原创 中国特产 忻州市 山西特产
1666
山西忻州著名景点有哪些 忻州有名的风景区TOP10
地处山西中北部的忻州,镶嵌着五台圣境、雁门雄风、黄河风情、芦芽美景、奇顿温泉……这里既是佛教名胜区、古战设施区、黄河文化区,又是民歌的海洋、...
MAIGOO原创 忻州景点 忻州市 旅游榜
1.7万+
山西忻州有什么特色菜?十大代表性忻州名菜盘点
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历史上属于胡汉交融地带,美食种类丰富,兼容并存。那么,忻州市有什么名菜美食推荐呢?MAIGO O网小编整理了一份十大...
2023年忻州各区县GDP排行榜 忻州的gdp是多少 忻州最好的区县经济
忻州市拥有“摔跤之乡”、"中国八音之乡" 、“中国杂粮之都”、“双拥模范城”、“中国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百强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
MAIGOO原创 GDP 城市聚焦 各地GDP
62
忻州十大小吃 忻州有什么名小吃 忻州特色小吃排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历史环境造就不同的风俗人情,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美食。而忻州地处晋北咽喉之处,历史上属于胡汉交融地带,产生了多种多...
MAIGOO原创 忻州市 山西美食 山西省
2万+
忻州十大著名佛寺 忻州香火旺盛的佛教寺院 忻州佛教寺院排行
忻州市拥有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等知名旅游景点;那么,你知道忻州有哪些寺庙吗?忻州著名的寺庙有哪些?本文盘点了忻州十大著...
忻州市机动车检测站地址名单 忻州市有哪些机动车检测站 忻州汽车年检在哪里
忻州市有多少家机动车检测站?很多想给汽车做年检的用户会在网上参考各类忻州机动车检测站做为参考,那么忻州市出名的机动车检测站你了解多少呢?下面...
忻州市出入境办理地点名单地址一览 忻州市护照办证点地址
忻州市的出入境护照办证点在哪里,分别有哪些?在出入境护照办证点主要负责承办公民因私出国(境)管理、受理签发公民因私事出入境证件、护照,实施外...
忻州有哪些红色革命遗址 忻州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忻州,曾是晋察冀、晋绥两大根据地的中心腹地,八路军出师抗战的第一个司令部在这里设立,平型关首战在这里告捷,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走...
MAIGOO原创 忻州景点 忻州市 革命旧址
2617
忻州最好玩的地方名单 忻州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忻州好玩的景点推荐
忻州哪里好玩?忻州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拥有摔跤之乡、中国八音之乡、中国杂粮之都、双拥模范城、中国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百强城...
忻州市科目二考场名单 忻州市科目二考场地址在哪里 忻州市有哪些科目二考场
在忻州市的科目二考场名单有多少家?科目二考场地址在哪里?科目二考场是进行驾考科目二的地方,考试形式为是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科目二小车C1考...
MAIGOO原创 科目二考场 忻州市 亚洲
494
忻州市科目三考场在哪里有几个 忻州市科目三考场地址
忻州市的科目三考场有哪些有几个,分别在哪里?在科目三考场主要考的内容包括了上车准备、灯光模拟考试、起步、直线行驶、加减档位操作、变更车道、靠...
忻州有哪些大学 忻州市著名大学 忻州大学名单一览【大学名录】
忻州市有哪些大学呢?忻州市大学排名又是怎么样呢?忻州市有哪些重点大学?大学是人生重要的阶段之一,相信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想对学校...
忻州市殡仪馆名单一览 忻州市火葬场地址在哪里 忻州市殡仪馆有几家
在忻州市的殡仪馆名单有多少家?殡仪馆火葬场地址在哪里?殡仪馆是各地区民政部门下设的事业单位,设置于城镇中,是专业承办丧葬事宜的机构。殡仪馆下...
MAIGOO原创 殡仪馆 忻州市 殡葬服务
587
忻州市十大律师事务所排行榜 山西忻州律师所哪家比较好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为忻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相应发展建材工业,服务于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新型城市。随着经济增长...
忻州市旅行社名单 忻州有哪些旅行社 忻州正规旅行社一览表
忻州市有多少家旅行社?很多想出去旅游的用户会在网上参考各类忻州旅行社做为参考,那么忻州出名的旅行社你了解多少呢?下面买购网编辑通过研究整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