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澳大桥
0 赞数:0 #桥梁#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澳大桥末建之前,两岸人们的出入不便,要靠划船渡海,来往费时费力,十分麻烦,由于是产品货物运输更加不便,严重影响生产生活,阻碍社会发展。岛上风光美丽,素有“淇澳八景”赤岭观日、鹿岭朝霞、松涧流泉、金星波涛、鸡山返照、岬洲烟雨、婆湾晚渡、蟹珠夜月。又有红树林等旅游资源,但难以开发利用。建大桥后,直车而入,进出货物运输方便,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岛上热闹,经济飞跃发展,社会大有进步。
详细介绍 PROFILE +

建筑设计

设计结构

整体布

淇澳大桥分别由水上主桥、陆地唐家湾引桥、淇澳岛引桥、两座塔柱、及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南至东北方向布置。

设计特点

淇澳大桥主桥为双塔独柱式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三孔斜拉桥,大桥斜拉索采用扇形布置,梁上斜拉索设置在桥面中央分隔带上;主塔墩为双壁墩;主梁采用CSO混凝土,采用抗风性能良好的近似三角形截面,采用梁段预制悬拼工艺施工;主塔为独柱式,主塔采用C50混凝土,主塔桥面以上部分为独柱式箱形截面结构。缆索采用高强镀锌钢丝,同时采用热挤聚乙稀套。

设计参数

淇澳大桥线路长1267米,主桥长673米,采用(40.5+136+320+136+40.5)米跨径布置,宽33米,桥面面积达4000平方米;全桥采用96对斜拉索,共计192根,主孔跨径为320米,边孔跨径为176.5米,正桥设12022.567米的竖曲线。主梁顶宽33.0米,底宽4.0米,梁高3.69米,主梁宽跨比1/9.7,高宽比1/8.9;标准节段梁分别重约135.0吨/片和145.0吨/片。桥面以上塔高76米,主塔外形断面尺寸底部为3.5米x7.5米,顶部为3.5米x6米,主墩断面尺寸为15米x15米。拉索索距6.1米,绵绵距2.2米,塔上一端索距1.8米,索面距1.3米;单根拉索轻1.5吨,重10.5吨,短30米,长170米。大桥主路段为双向六车道城市高速路,采用一级公路标准。

功能价值

淇澳大桥不仅是打通了珠海市区与淇澳岛的联系通道,同时也是开发、带动了淇澳岛经济发展的主要桥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

建设沿革

1992年,淇澳大桥设计招标。

1993年,淇澳大桥动工兴建。

1998年4月1日,淇澳大桥进行主梁悬拼工程。

1999年2月13日,淇澳大桥主梁悬拼工程结束;同年5月31日,淇澳大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

2001年1月,淇澳大桥工程竣工,通车运营。

2006年,淇澳大桥进行了全桥换索工程。

2015年5月16日至17日,淇澳大桥进行维修工程。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5771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