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2年,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与社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的办学模式,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明确“立足京津冀、服务ICT”的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机制,形成了对接新兴产业,服务区域发展的鲜明办学特色,实现了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学院积极对接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主动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软件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动漫制作、智能制造、建筑工程、电子商务、会计金融等八大专业群,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自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取得丰硕办学成果,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学院是教育部确定的河北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校,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河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河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高校就业工作评估检查优秀学校,荣获“亚太职业教育影响力50强”荣誉称号。2021年8月,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截至2022年9月,学院校区占地面积约3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设有软件工程系、数字传媒系、计算机应用工程系、网络工程系、智能工程系、互联网商务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公共课教学部、信息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0个系(部),2022年招生专业(方向)34个,招生范围涉及十二个省、市、自治区。
河北职工大学
1972年10月,河北农业大学教师白富志等同志为文革期间辍学青年开设大专基础课业余补习班。
1973年1月,补习班归属保定市总工会,正式确定校名为“保定市工人大学”。
1980年11月1日,保定市委正式批准学校更名为“保定市职工业余大学”。
1983年6月,教学楼竣工,学校正式迁入保定市环城南路53号(现为保定市天威中路929号)。
1984年4月7日,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和教育部备案,学校正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序列的成人高等学校,确定校名为“保定职工大学”。
1988年11月5日,河北省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河北职工大学”。
1990年12月,学校与保定市农业中学正式合并。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2001年4月,经河北省省委省政府批准,学校由成人高等学校改建为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4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改建为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11月26日,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成为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
2009年3月,学院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2011年1月,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6年8月,学院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7月,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0月,学院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