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人气值:0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全国首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庆市示范性高职院校、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重庆市首批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重庆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先进单位、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53年
  • 院校隶属:重庆市
  • 院校分类:理工类
  • 学校校训:厚德,强技,乐业
  •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 学校代码:11848
  • 学历层次:专科层次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 重庆市 九龙坡区黄桷坪电力四村9号(西区)
分校与校区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东区)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电力五村50号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潼南校区)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锦绣大道1000号
学校简介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前身重庆电气工业学校于1953年5月经中央燃料工业部批准成立,后更名为重庆电力工业学校,是全国首批七所电力中等专业学校之一。

截止至2023年,学校现有在校生8000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三年均保持在97%以上。2021届毕业生供需比为1:5.2,初次就业率97.46%,6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超过30%的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学校设有电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素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学研究部)、培训与创新创业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体育工作部等10个教学院部。学校设有28个专业,涵盖能源动力与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资源环境与安全、财经商贸、旅游等6个专业大类。

学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39项,主持编写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5个,参与编写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8个。拥有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重庆市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专业2个,市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3个,重庆市骨干专业7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重庆市精品课程8门、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重庆市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重庆市在线开放课程11门,重庆市线下一流课程1门,重庆市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6门,重庆市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

招生简章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招生工作,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校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成立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讨论决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日常工作。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和监督学校的招生工作。

第三条 本章程适用于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全国统招高职(专科)招生工作。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全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条  学校标识码:4150011848

第六条  办学性质: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第七条  办学层次:普通全日制专科

第八条  学习形式:全日制

第九条  办学地点: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电力四村9号(西区),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电力五村50号(东区),邮政编码:400053;重庆市潼南区锦绣大道1000号(潼南校区)。

第十条  我校创建于1953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的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证书。学校占地面积约1466亩,固定资产总值约为3.8亿元,图书量为50万余册。教职工525人,其中专任教师467人,硕士及以上学历341人。学校开设了32个招生专业,覆盖能源动力与材料、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装备制造、资源环境与安全等6个专业大类,现有在校学生10000余人。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十一条 我校2024年计划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广东、广西、福建、陕西、山西、山东、西藏、湖北、湖南、河南、河北、江西、安徽、辽宁、吉林、浙江、黑龙江、江苏、海南、天津、上海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招生专业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发电运行技术、核电站动力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厂化学与环保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热工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智能机电技术、现代物流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市场营销、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供应链运营、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商务等32个专业。我校最终确定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院公布信息。

第四章  录取原则

第十二条 我校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新生,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录取规则执行。专业安排如下:

(1)已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专业+院校”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按考生投档专业确定录取专业;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按所在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同分排序规则确定位次。缺额计划参加征集志愿。

(2)未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学校对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结合专业志愿顺序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对报考的专业计划已录取满额且愿意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学院将在缺额的专业中进行安排,对报考的专业计划已录取满额且不愿意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则作退档处理。在要求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规则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我校遵照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要求进行录取。

第十三条 各专业录取不限外语语种和男女比例,新生入学后,学校开设的公共外语语种仅为英语。

第十四条 我校按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院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对考生身体状况进行审核,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参照行业用人标准按照下列条件录取: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等7个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输配电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电厂化学与环保技术、发电运行技术、核电站动力设备运行与维护、热工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智能机电技术等14个专业不招收色盲考生。考生录取后经学校体检复查不合格或体检结果弄虚作假者,学校将报请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批准取消其录取资格。

第十五条  我校认可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制定的加降分政策。

第五章  收费标准

第十六条 我校严格按重庆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价格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确定收费标准。

普通高职专科学费标准:5000-7300元/生▪年。

住宿费标准:800-1000元/生▪年。

以上收费标准如有变动,以上级备案、重庆市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标准多退少补。

第十七条 如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按学生实际学习时间和实际住宿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第六章 入学与学生资助措施

第十八条 入学安排:考生被我校录取后,由我校于2024年8月寄发录取通知书。考生需按录取通知书的相关要求到我校报到入学,未经我校同意逾期两周未报到者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入学三个月内,我校将对新生进行资格复审,对复查不合格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和学籍。

第十九条  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专科在校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内的各类奖学金。(1)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2)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3)校长励志奖学金4000元/学年(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4)学校一等学业奖学金500元/学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5)学校二等学业奖学金350元/学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6)学校三等学业奖学金200元/学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

第二十条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专科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平均资助标准3300元/年。

第二十一条  助学贷款: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包括生源地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助学贷款(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经政府同意由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的、由政府提供利息补贴和风险补偿的助学贷款;②校园地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合作,负责 发放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对当年入学的新生,可在入学前到生源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也可在入学后在学校按程序申请办理校园地助学贷款。

第二十二条  学校还按照国家学生资助相关政策建立了学费减免、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贫困生往返家校区间路费补贴、传统节日慰问、参军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贫困生求职创业补贴等学生资助项目,并在新生入学季开通了“绿色通道”,确保新生顺利入学。

第七章  招生联络及查询

第二十三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学校整个招生工作,监督电话023-61373014。

第二十四条 考生及考生家长可以通过登陆我校招生信息网站查询我校的招生计划、专业介绍、往年录取分数、招生录取政策等。同时,我校还通过向全国部分中学免费寄发招生简章,参加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现场招生咨询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招生宣传活动。

我校将及时在我校招生网上公布录取结果,供考生查询。

第二十五条 我校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代办招生事宜,有关招生录取工作,直接与我校招生部门联系。

第二十六条 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23—61373333,61373100,61373340,61373341,68501478

学校网址:http://www.cqepc.com.cn

学校招生网址:http://zsxx.cqepc.com.cn

E-mail: cqdzzsc@126.com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由我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解释。

本章更新于2024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对外合作

学校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建成虚实一体,覆盖电力全产业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行业特色突出、国内技术先进的实验实训场所138个。新能源发电智能微电网实训中心、智能配网实训基地、智能变电站运行实训室、风力发电机组装调实训基地、汽轮机控制与故障诊断技术实验室、海尔物联网实训中心等多个实验实训室处于国内同类院校领先地位。学校作为重庆电力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充分利用职教集团、校董会等平台和行业办学优势,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核电集团、五大发电集团等电力大型龙头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101个,有效保证了实践教学需要,确保学校培养的学生满足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要求。

历史沿革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重庆电气工业学校。

1952年12月4日,中央燃料工业部批准建立重庆电机工业学校。

1953年5月4日,中央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明确学校为重庆电气工业学校。5月22日,改名为重庆电力工业学校;9月,更名为重庆动力学校。下半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进行院校调整中,原重庆高级工业学校机械科并入到学校。

1953-1955年8月,隶属于中央燃料工业部,1953-1954年由西南电业管理局代管。

1955年8月-1958年8月,学校隶属电力工业部。

1958年5月,由电力工业部决定更名为重庆电力学校。8月,水利电力部将学校下放给四川水电厅领导。

1962年5月开始,学校隶属水利电力部。

1979年-1980年,学校隶属电力工业部,由四川省电力工业局主管。

1981年-1988年4月,学校隶属水利电力部,由西南电业管理局主管。

1995年4月,由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在重庆电力学校基础上建立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3月-2002年12月,学校隶属国家电力公司,由重庆市电力公司(原重庆电力工业局)主管。

2002年12月,学校隶属国家电网公司,由重庆市电力公司主管。

2010年,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进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6月,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顺利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和重庆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12月,重庆电力职工大学(重庆电力高级技工学校)正式移交学校管理。

2016年8月,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7年,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入选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拟立项建设单位和培育建设单位。

2019年10月,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结果为延期验收。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验收。11月17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潼南校区开工建设。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61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