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
人气值:0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其前身为公元1481年创建的翠屏书院,曾用名有“尚志学堂”、“叙州府官立第一中学堂”、“四川省立宜宾中学”、“川南宜宾高级中学”、“四川省宜宾第一中学校”等,1959年,更名为“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学校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慈善路107号,学校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官网查看>> 高中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481年
  • 院校隶属:宜宾市
  • 学校校训:公,勇,诚,朴
  • 所在地址: 四川省 宜宾市 翠屏区慈善路107号
学校简介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翠屏山麓金沙江畔。其前身为公元1481年创建的翠屏书院,2004年初被省教育厅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3年被确认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校。宜宾市一中以“公勇诚朴”为校训,以“关注人的需求、致力人的健全、实现人的发展”为办学思想。

学校拥有高标准配置了功能齐全的运动场、游泳池、健身房、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馆、艺术中心、直饮水等。覆盖校园的校园网、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和演播室,每间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拥有学生公寓和川南A级学生食堂。学校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实验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绿化示范学校,四川省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师资力量

截止2015年,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教艺精湛、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其中有特级教师6人,特级教师后备人选1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5人,省市级骨干教师63人。高级教师130人,一级教师179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省模范教师2人,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1人,市级骨干教师153人,市师德标兵8人,市级拔尖人才11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市级以上学会理事长或副理事长11人、常务理事或理事22人。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训

公、勇、诚、朴

文化墙中间的“公、勇、诚、朴”四字,可谓“突显一中精神,折射学校传统”。早在翠屏书院时期,学校就提出了教育“以爱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游学于此者,味先贤之言,求先贤之道,处则饬之身而行之家,出则推之国而达之天下(——公)”,“将与诸生循循于师弟朋友间,日反求诸心以固其敦庞浮厚之气,而抒其(懿朴茂之辞(——朴)”。及至叙联中时期(1924年),学校提出,“为学之道,趋于先端,心正意诚(——诚),简朴相安(——朴),循序渐进,毋惮艰难(——勇),希贤希圣,人格斯完”,1936年,叙联中进而明确把“公、勇、诚、朴”作为校训。在今天,学校进一步丰富了“公、勇、诚、朴”的内涵:公——立校为公,团队精神,教学相长,文以化人;勇——勇于进取,敢于创新,时不我待,为学必精;诚——诚以待人,信以为事,科学严谨,励学率真;朴——简朴风格,体察国情,勤勉发奋,校荣我荣。在此基础上,学校吸纳现代教育理念,提炼出今天的办学思想为:以“公、勇、诚、朴”为核心内容的“关注人的需求,致力人的健全,实现人的发展”的“三人”办学思想。同时也是一中人的基本精神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时刻勉励着一中人要“承公之胸怀、炼勇之精神、修诚之品质、扬朴之美德”。

校徽

形状:整体形状为圆形。外置一圆环,上半部为中文“宜宾市第一中学校”,下半部为英文“YIBINNO.1HIGHSCHOOL”。中英文对照的校名体现学校的办学方针遵照“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思想;圆环内置一圆,该圆有微微凸起的立体感,圆的正中嵌入校徽标志,集中体现该标志的各层寓意。

色调:整体色调为红黄相间,色彩鲜艳、搭配适宜,图案色彩的整体搭配上体现一种立体感,能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外置圆环底色为杏黄色,喻示教坛为杏坛,表明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大众、让民族兴盛的事业;中英文对照的校名为鲜红色,表明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在鲜艳的红旗指引下的事业;内置圆的底色为深红色,表明全体教师以一颗赤诚之心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全体学生以一颗赤子之心为祖国的强盛不倦地学习。中间嵌入的校徽标志为黄色,如一只振翅飞翔的雏鹰,象征我们的学生从这里飞向美好的未来。

校歌

宜宾市第一中学校校歌

公勇诚朴陶治我们的品行

艰难困苦磨砺我们的身心

我们的学问还要深博精明

我们是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国家的栋梁

我们要养成伟大的精神

才能担起重大的责任

当我们俯视金岷

要念着珠江黄河

望见真武

要想着长白山岭

国家要我们雪耻

民族要我们复兴

努力吧,前进!

为了祖国的强盛

看我们似雄鹰振翅飞翔

学校活动

宜宾市一中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学校每年均开展各项活动,例如学生校服设计大赛、体育艺术节等。

历史沿革

宜宾市第一中学校其前身是叙州府翠屏书院。据《宜宾市志》(1959年版)记载:“翠屏书院,为府书院,设立的地方原在翠屏山下,因此,以翠屏得名。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办为尚志学堂,书院这个名称才废掉。”“自清政府废科考,改为学校的‘诏令’发出后,翠屏书院即改为尚志学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尚志学堂奉令改称“叙州府官立第一中学堂”。时崇报寺尚有叙州府第二学堂。二校并立,经费皆不充裕。

清宣统元年(1909年),二校奉令合并,仍称“叙州府立第一中学堂”,以崇报寺为分校。

民国元年(1912年)因废府制,“府立中学堂”改为“叙州联合县立中学堂”,简称“叙联中”。

民国二十年(1931年),叙联中更名为“叙属共立中学校”,简称“叙共中”。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叙共中奉令更名为“叙属联立中学”。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因避日本侵略军空袭,学校迁往李庄镇张家大院,高初中均在一起。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划归省管,更名为“四川省立宜宾中学”。

民国三十二年(1944年),学校从李庄迁回宜宾旧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学校更名为“川南宜宾高级中学”,停招初中。

1953年1月,学校奉令更名为“四川省宜宾第一中学校”。

1959年8月,奉上级通知,学校更名为“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此校名一直沿用至今。

1982年,四川省教育厅再次确定宜宾市一中为四川省重点中学。

2004年1月,四川省教育厅确定宜宾市一中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6年6月,经宜宾市政府批准,学校租借老校区给宜宾黄冈实验学校,创办宜宾黄冈实验学校宜宾市一中分校,开办私立初中,宜宾黄冈实验学校委托宜宾市一中管理。

2013年6月,经宜宾市政府批准,学校租借老校区给翠屏区龙文实验学校,创办翠屏区龙文实验学校宜宾市一中分校,开办私立初中,翠屏区龙文实验学校委托宜宾市一中管理。

2013年11月,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29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