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北镇中学
人气值:0
山东省北镇中学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创办于1952年,是滨州市教育局直属中学、山东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校、省级文明校园、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北镇中学总占地520.2亩,分为高中-西校区、初中-东校区两个校区,为众多名牌高校、重点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形成一个700余人的校友博士群,培养了一大批党、政、军、工、农、商各行各业领导干部和骨干。 官网查看>> 高中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52年
  • 院校隶属:滨州市
  • 学校校训:明智、勤奋、求实、创新
  • 所在地址: 山东省 滨州市 滨城区黄河八路379号
学校简介

山东省北镇中学建校于1952年10月25日,坐落于黄河三角洲腹地城市—滨州。学校现有在校教职工588人,高中、初中学生5240人,班级113个。

北镇中学建校67年来,共培养高、初中毕业生7万余人,为众多名牌高校、重点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形成一个700余人的校友博士群,培养了一大批党、政、军、工、农、商各行各业领导干部和骨干,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师资力量

北镇中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128人,中级教师129人,省级教学能手8人,地级教学能手,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60人。

学校荣誉

2017-2019年连续三年高考,北镇中学取得了“点上炫目,面上丰收”的理想成绩。各项指标稳居全市第一,列全省前茅。清华北大录取15人,985、211大学录取730人。60%以上学生达自主招生线,88%以上学生达本科线。航空班学员15人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圆满完成了空军下达的指标任务;所托管的渤海中学毕业生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5%以上。

学校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19年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省级文明校园”、“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

著名校友

60年来,北中共培养高、初中毕业生42000人。其中,初中51级,学生14837人;高中52级,师生23167人。很多毕业生成为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其中,有的走上了党、政、军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界的专家精英,还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英模人物。如,人工合成胰岛素首创者之一的胡世全,研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乐曲振荡器的王荣彬,导弹专家侯世昌、王其民,涡漩式制冷机发明者崔建军,观云测雨的气象专家陈文玉,现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等;还有一个由近300名博士组成的璀璨的博士群,以及百余名遍布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身居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海外学子,他们为祖国争光,也为母校添光彩。

历史沿革

1953年开始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经验,提出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为主要形式”、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随着北中建设逐步配套,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组织日益建全,管理制度日臻完善,教学很快步入正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57年,北中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学校,为该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

1962年,全面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纠正“反右派”“大跃进”左倾错误对学校工作的破坏与干扰,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双基教学”,积极探讨“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使正常的教育秩序迅速恢复,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1963年,经过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全校教师认真教,学生努力学,出现了教育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组织瘫痪,在所谓“教育要革命”的左倾错误影响下,党的教育方针遭到严重破坏,知识分子被污蔑为“臭老九”,不少老教师被打成“反动学术人物”“牛鬼蛇神”,教学秩序被打乱,并一度“停课闹革命”。

1967年暑假始,停止招生1年,教学工作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地破坏。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经过拨乱反正,教学秩序逐步得到恢复。

1980年,北中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中学之后,由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依法治校,科学管理,逐步形成了“明志、勤奋、求实、创新”的新校风,“严谨踏实、勇于探索、热爱学生,言传身教”的新教风,“勤学多思、尊师守纪、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新学风,实行了符合教学规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学校教育进入了稳定发展、全面提高的新时期。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1年10月,请以官网为准!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188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