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学
人气值:0
佛山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肇始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是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200亩,总建筑面积63万余平米。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科技部国家级“星创天地”及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落户学校。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58年
  • 院校隶属:广东省
  • 院校分类:理工类
  • 学校校训:明德博学、自强有为
  •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 学校代码:11847
  • 学历层次:本科层次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 广东省 佛山市 南海区狮山镇广云路33号(仙溪校区)
分校与校区
  • 佛山大学(江湾校区)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18号
  • 佛山大学(河滨校区)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河滨路5号
学校简介

佛山大学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广东佛山,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肇始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迄今已有66年办学历史,是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200亩,总建筑面积63万余平米。

强化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水平整体提升。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拥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5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专业领域。拥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特色重点学科4个、“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4个,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共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兽医学、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等5个学科入选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数学、畜牧学、光学工程学科进入“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前50%。学校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农、医、经、管、文、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现有本科专业5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2021-2023年连续三年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1000强。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单)中,我校位列全国高校第219位,广东高校第11位。

科学研究

坚持产学研合作,增强科研创新实力。拥有国家标准委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佛山)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9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2018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基金27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64项,其中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2021年学校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牌;2022年学校7个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数量位列当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高校排行榜第8位;2023年学校以广东省排名第5的成绩进入中国发明创造百强高校。

学校荣誉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三下乡”全国优秀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教育部“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科技部国家级“星创天地”及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落户学校。

对外交流

致力国际化办学,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举办中–德、粤–澳(门)、粤–台(环境工程、产品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旅游管理、人工智能)等本/硕联合办学项目。与澳门科技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10余所国境外高校开展博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教育部“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成员单位之一。组建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国际膜生物学与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牵头成立粤港澳高校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联盟。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原佛山大学

1958年6月,以南海师范为基础,佛山师范专科学校成立。

1959年,东江师专、东莞师专并入佛山师专。同年佛山艺专撤销;佛山师专中师部恢复南海师范建制,归属南海县。

1962年,高校调整,把江门师专的数学、物理两科并入佛山师专。

1970年,根据形势需要,建立佛山地区师范学校。

1977年秋,经省批准,佛山地区师范学校增设大专班。

1979年,集中到佛山市办学,并撤销佛山地区师范学校,改为佛山地区师范大专班。

198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佛山师范专科学校。

1986年2月,在佛山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成立佛山大学,实行佛山大学、佛山师专两个牌子,一套领导班子的管理体制。

1987年3月,佛山市政府和中山大学签订了《中山大学、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联合办学,将佛山大学办成中山大学分校的协议》。

1990年12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同意广东省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调整方案的通知》,佛山师范专科学校并入佛山大学。

原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成立。

1959年秋,由于地区行政区域的合并,华南农学院惠阳分院、番禺农学院并入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

1962年,学院改名为佛山兽医专科学校。

1992年,佛山兽医专科学校更名为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

原佛山职工医学院

1924年2月,英国教会医院英籍护士彭爱莲创办佛山循道高级护士学校。

1951年1月,更名为广东省第二医士学校。12月,更名为广东省第二卫生技术学校。

1958年9月,更名为中山医学院佛山分院。

1962年9月,更名为广东省佛山卫生学校。

1992年1月,更名为广东省佛山职工医学专科学校,由广东省与佛山市共管。

1995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将原名“广东省佛山职工医学专科学校”更名为“广东省佛山职工医学院”。

原佛山教育学院

1960年,佛山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

1979年,复办佛山地区教师进修学校。

1981年4月18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佛山地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佛山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3年4月23日,佛山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佛山教育学院。

合并组建

1995年3月,国家教委批准佛山大学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02年6月,学院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价。

2005年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佛山职工医学院和佛山教育学院并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

2007年,学院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良评价。

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5年9月,学院首批入选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行列。

2017年6月,学院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9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对广州交通大学等4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的公示》显示,佛山市政府申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为广东科学技术大学。

2020年10月16日,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1年8月,进入广东(2021—2025年)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22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首批201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入选。8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个科技小院获国家支持建设。

2023年7月12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与恩平市人民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佛山举行 。8月7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3年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对拟向教育部申报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佛山大学予以公示。8月25日,仙溪校区教职工公寓工程完成了所有项目建设,南海区联合验收办组织南海区住建、自然资源、人防、通讯、水利、质监等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竣工验收。10月,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3年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对向教育部申报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佛山大学事项予以公示。

2024年3月22日,入选广东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荐高校。5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拟更名为佛山大学。5月29日,教育部发函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为佛山大学。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4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
校园风光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北门 1/1
更多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59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