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木渎榜眼府第
木渎榜眼府第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榜眼府第在木渎镇下塘街,为林则徐弟子晚清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的故居 ,其宅坐南朝北,门对胥江,前宅后园结构,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宅第园林建筑风格。冯桂芬故宅坐南朝北,门对胥江。冯宅分前宅和后园两部分,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前宅先存三进,分为门厅、大厅和楼厅。出大厅西折有花篮厅和书楼。花园在原园址废墟上重建,以池为中心,厅、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整个园宅占地近十亩。
木渎榜眼府第基本信息

木渎榜眼府第怎么样

科举时代,以殿试及第之首名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则为探花。冯桂芬(公元1809——1874年),字林一,又字景亭,苏州吴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因而邑人习惯将冯在木渎下塘的故宅称为榜眼府第。

2019年3月,冯桂芬故居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榜眼府第里有三件宝,即砖雕石雕木雕,被称为江南三雕,除了上述的木雕花篮厅和砖雕门楼外,第三件宝便是庭院东侧廊内的石刻盛世滋生图原图为清人徐扬所绘,写实性地描绘了康乾盛世姑苏的繁华景象,图中描绘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竟有一半在木渎现图为木渎民间雕刻家所刻,由八块长一点二米的灵岩山砚石组成,采用阴刻手法,画面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成功地表达了原作意境榜眼府里三件宝荟萃了吴地民间艺术的精华,融书画刻于一体,驻足其间,就像徜徉于一道艺术和文化的河流之中。

木渎榜眼府第景区介绍

冯桂芬故居坐南朝北,门对胥江。冯宅分前宅和后园两部分,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前宅现存三进,分为门厅、大厅和楼厅。出大厅西折有花篮厅和书楼。花园在原园址废墟上重建,以池为中心,厅、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整个园宅占地近十亩。

冯宅门厅过街沿河是一座宽敞的水码头,穿过门厅,大厅豁然入目。大厅由轩廊、抬头轩、内四界组成,走出后轩廊,可右折至花篮厅。出大厅,一条长长的花岗石路直通楼厅,东西两侧是两条长廊,东侧廊中陈列一幅长九点六米,高零点七米的石刻《姑苏繁华图》,此图为木渎民间雕刻家所刻,由八块长一点二米的灵岩山砚石组成,采用阴刻手法,画面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成功地表达了原作意境,实为宅中一宝。

花篮厅为冯宅木刻之精华所在。其构造与一般厅堂不同,堂中步柱不落地,而是用短柱代替步柱,短柱高高挂在草搁梁上,短柱上都雕花篮美化,所以称为花篮厅。

榜眼府第是冯桂芬晚年归隐木渎后所筑。穿过门厅,大厅豁然入目,抬头可见显志堂匾,白底黑字,古朴凝重,为冯桂芬当年自题堂名屏门正中一幅元人盛懋的山水中堂秋舸清啸图,有联曰:涧流浚多生我禾稼,泽皋之上来观柘桑由冯桂芬自撰并书,诗画反映了冯桂芬晚年爱恋家乡和向往恬淡生活的思想情愫大厅为主人在家接待贵宾之处,宽敞高爽,气宇轩昂,不难想见当年冯桂芬在家设修志局,集九邑才俊,商榷一堂的盛况出大厅右折为书房,冯桂芬晚年在此读书著述,校庐匾额之下,清代诗人张船山的一副对联道出了冯桂芬晚年的心迹,同时也对桂芬的坎坷一生作了归纳:官久方知书有味,才明敢道事无难哲理背后透溢出一股辛酸和无奈书房建筑颇有特色,其构造与一般厅堂不同,两根步柱并不落地,而是用短柱代替,短柱雕刻成花篮模样,高高挂在草架梁上,因而俗称花篮厅这种厅堂的特点是空间大,采光好,作为书房尤为适宜与书房相对的是书楼,冯桂芬移居木渎带来的一万多册藏书便安放于此桂芬藏书颇富,尤以三国志前后汉手稿为著,分别盖有校庐独善真善之斋的藏书朱钤虽因战乱几经转辗,藏书却散佚不多,亦算幸事与书楼相连的楼厅是冯家生活起居之所,楼厅前有一砖雕门楼,所刻戏文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中枋刻有四个大字通德高风,为桂芬座师潘世恩所书,笔力遒劲,寓意深远,体现了主人崇高的人生境界宅第部分的厅堂均为清代中期建筑,保存完好,一砖一瓦一石一木无不蕴含着一种历史文化的凝重出芙蓉楼步入后花园,亭轩廊榭等少量建筑漫不经心地点缀在偌大的园子里,显得清新而不空寂,疏朗而不呆滞。

冯宅在十年浩劫中遭到严重破坏,1998年,政府斥资开始修复,除了对建筑按原貌进行整修外,还设法丰富和充实建筑的文化内涵,遴选了大量唐宋诗词和古代格言警句,在室内所有长窗、短窗、隔扇的堂板和上、中、下夹堂板上,刻以诗文图画,使每扇窗页均向游人展示一个历史性的诗化了的艺术画面,一个独特的主题构思,形成“诗、书、画、刻”四绝的独特的艺术风景线,成为冯宅古建筑特有的一大艺术特色。

历史沿革

冯桂芬公元18091874年,字林一,又字景亭苏州府吴县人,晚年归隐木渎冯桂芬自幼聪明颖异,二十岁时补县学生员,后为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识拔,招入抚署学习,赏识有加,称冯为国士一时无两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冯桂芬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从此进身仕途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任詹事府右春坊中允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辞官回乡咸丰末年公元1861年,冯桂芬任李鸿章幕僚,期间,他完成了政论代表作校庐抗议四十篇,主张采西学制洋器,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努力寻求救国良策,成为洋务思想的先导。

附近有 93 个景点: 木渎古松园    苏州木渎古镇(1km)    灵岩山牡丹园(2km)    苏州市灵岩山寺(2km)    苏州焦山(3km)    苏州灵岩山(3km)    黄檀硐古村(4km)    韩世忠墓(4km)    苏州东华度假村(4km)    采香泾生态园(5km)    苏州七子山(5km)    苏州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5km)    苏州烈士陵园(5km)    旺山景区(5km)    苏州胥口水利风景区(5km)    苏州乐园(5km)    苏州天平山景区(5km)    日本白川乡(6km)    皇居(6km)    旺山生态园(6km)    苏州市天池山景区(6km)    苏州乐园水上世界(6km)    苏州白马涧生态园(6km)    吴越春秋游乐园(7km)    苏州市狮山基督教堂(7km)    环秀晓筑养生度假村(7km)    范成大祠(7km)    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7km)    行春桥(7km)    寂鉴寺石殿(7km)    苏州天颐温泉(7km)    苏州新区何山公园(7km)    江苏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7km)    苏州革命博物馆(7km)    苏州半岛薰衣草庄园(8km)    元荡湖(8km)    苏州南门商业区(8km)    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8km)    无锡马山慕湾果园(8km)    沐春园(8km)    尹山湖(8km)    翁心存墓(8km)    翁同爵墓(8km)    苏州阖闾墓(8km)    香雪海梅园(8km)    苏州麦鲁小城(8km)    苏州糖果乐园(8km)    苏州欢乐岛游乐园(8km)    苏州穹窿山万鸟园(8km)    苏州贝氏祠堂(8km)    孙子祠(8km)    苏州徐家祠堂(8km)    王鏊祠(8km)    月到风来亭(8km)    荷风四面亭(8km)    苏州阳山(8km)    苏州世茂广场(8km)    叶梦得故居(8km)    王鏊故居(8km)    唐寅祠-唐伯虎故居(8km)    苏州城墙(8km)    金门(8km)    望齐门(8km)    蟠门(8km)    南巷战斗纪念碑(8km)    七烈士英勇就义纪念碑(8km)    肖特义士殉难处纪念碑(8km)    丽则女校国耻纪念碑(8km)    苏州玖树森林的秘密主题度假村(8km)    苏州老钱采摘园(8km)    苏州名夫果园(8km)    巫山渡江登陆纪念碑(8km)    树山生态村(8km)    苏州市运河公园(8km)    苏州伦敦塔桥(8km)    苏州寒山寺(8km)    问泉亭(9km)    苏州安徽会馆(9km)    张家浜战斗纪念碑(9km)    桐泾公园(9km)    苏州穹窿山上真观(9km)    苏州穹窿山(9km)    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9km)    江苏东吴国家森林公园(9km)    苏州古运河(10km)    玉屏山野鸡坪度假营地(10km)    青藏高原(10km)    苏州大阳山植物园(10km)    苏州乐园森林水世界(10km)    留园(10km)    苏州石湖景区(10km)    苏州市西园戒幢律寺(10km)    苏州南社纪念馆(10km)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4351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