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
0 赞数:0 #画家#
 发布词条  
吴道子(约680年-759年),河南禹州人,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以佛道人物画见长,尤擅壁画创作,独创“莼菜条”线条技法,线条遒劲洒脱、富有韵律,形成“吴带当风”的飘逸风格,赋予人物动态与神韵,并革新宗教壁画,通过夸张造型与强烈对比,将宗教教义转化为具象化、感染力极强的艺术表达,推动宗教艺术世俗化。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八十七神仙卷》《地狱变相图》等。
  • 中文名: 吴道子
  • 别号名称: 画圣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职业职位: 画家
  • 主要成就: 被尊为画圣
详细介绍 PROFILE +

主要经历

约公元685年,出生于河南禹州,少年时孤苦穷困,随书法大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后发奋改攻绘画,渐渐掌握了绘画的妙法。由于他的刻苦好学,年未弱冠之时,已“穷丹青之妙”。

公元713年左右,即被唐玄宗召到京都长安,入内供奉,充任内教博士,并命他“非有诏不得画”。后官至“宁王友”。

公元725年,与韦无忝、陈闳共同绘制《金桥图》,“时谓三绝”。

公元742年755年,赴嘉陵江去写生,回京作壁画,被唐玄宗称赞。

公元758年759年,见了卢稜伽的绘画,觉得他有很大的长进,酷似自己的笔法,于是惊叹说:“此子笔力,当时不及我,今乃类我。是子也,精爽尽于此矣。

约公元759年,去世。

主要作品

《送子天王图》《八十七神仙卷》《地狱变相图》《孔子行教像》《宝积宾伽罗佛像》《天宫图》《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明皇受篆图》《十指钟馗图》《金桥图》等

贡献影响

吴道子在绘画艺术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于他可以创新。他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结合物体内在的运动,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如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的姿势,完全基于线条的组织而描摹出物体的性格。这种线的要求是严格的,每一根线都符合造型传神的要求,每一根线都充满了韵律美,这是集前代之大成而又有所创造的线。

吴道子的画风为唐代和宋元以来的许多画家所效仿、借鉴。

宋代画家李公麟的朴素淡雅的“白描”,便是从吴道子“不以装背为妙,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发展而来的,白描成为我国绘画上的一种新体例。

在他的遗迹湮没殆尽的今天,画圣吴道子仍被画坛所熟知,这是因为他创造了支配民间画坛一千多年来历史的画派——民间传统画派。我们见到的唐朝以后的壁画都有吴道子的影响。元代永乐宫,明代法岗寺壁画等都是吴道子的风格,敦煌壁画也不乏吴派风貌的作品。

人物评价

张彦远:自顾陆以降,画迹鲜存,难悉详之。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所以气韵雄壮,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因写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其书迹似薛少保。

荆浩: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树不言图,亦恨无墨。

汤垕: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早年行笔差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蓴菜条。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方圆平正,高下曲直,折算停分,莫不如意。其傅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装。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文坛那些人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