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
人气值:0
黄冈师范学院创建于1905年,前身是黄州府师范学堂,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省属全日制多科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教育新闻宣传金奖单位”“全国本科高校融媒体影响力50强”“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园林式单位”等称号。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05年
  • 院校隶属:湖北省
  • 院校分类:师范类
  • 学校校训:厚德,博学,力行,致远
  •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 学校代码:10514
  • 学历层次:本科层次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开发区新港二路146号
学校简介

黄冈师范学院地处武汉都市圈核心区、人文重镇与全国宜居城市——湖北省黄冈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拥有750万人口的黄冈市第一高等学府。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历经“省立黄冈乡村师范学校”“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变迁;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黄冈师范学院”;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独立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截至2023年4月,学校历经百余年耕耘,已发展成为一所涉及理、工、农、经、文、史、法、教、管、艺、医等11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拥有硕士研究生、本科两种办学层次,专业体系较为齐全,设有20个教学学院,开设本科专业70个。学校现有校园面积2046亩,面向全国27个省市招生,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954人。

学校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4月,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二级认证专业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1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40项,省级试点学院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5个,省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6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省级荆楚卓越计划项目6项,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70门,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34项。

招生简章

黄冈师范学院202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等有关文件精神,为更好地贯彻“依法治招”的要求,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规范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黄冈师范学院普通全日制本科招生工作, 考生类型包含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及技能高考本科综合类等。

第三条 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二章 学校基本情况

第四条 学校中文全称:黄冈师范学院,英文全称: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第五条 学校地处楚头吴尾、通江达海、与省会武汉同城化的人文重镇,全国宜居城市,“魅力中国城”——湖北省黄冈市,交通便捷,武冈城际铁路半小时内直达,京九、沪蓉等交通大动脉贯穿全境。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012亩。

第六条 学校办学性质为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为湖北省教育厅。学校拥有硕士研究生、本科两种办学层次。学校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较为齐全,涵盖理、工、农、经、文、史、法、教、管、艺、医等11大学科门类,开设本科专业70个。本科办学层次学制为四年。

第七条 学校2024年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具体招生信息见相关省(市、自治区)的招生公告。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八条 学校成立招生委员会统一领导招生工作,主要职责是:监督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实施;听取审议招生工作事宜;对招生计划编制、招考办法、录取标准、录取结果等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第九条 招生与就业处为学校招生专门机构,在招生委员会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十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学校招生进行监督。

第四章 招生考试

第十一条 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第十二条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专业统考(联考),且专业统考(联考)成绩达到合格要求。

第十三条 技能高考本科综合类考生必须参加全省技能操作考试(技能高考技能考试),且技能操作考试成绩达到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

第五章 招生计划

第十四条 招生计划由湖北省教育厅下达,分省分专业计划安排由学校根据各省(市、自治区)考生数量和生源质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趋势、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去向、考生对我校各专业的认可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并通过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招生网站等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学校根据教育部和有关省份的相关规定及生源情况在相应省(市、自治区)适量调整招生计划。

第六章 录取规则

第十六条 学校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新生报到时,将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凡体检结果与高考体检结果严重不符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英语类专业(英语、翻译、商务英语)要求考生的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其他专业考生不限外语应试语种,但学生入校后均以英语为公共外语安排教学。

第十七条 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的选考科目必须符合所报专业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

第十八条 确定进档考生的录取专业,按以下原则:

1.实行“专业(类)+院校”投档模式的高考改革省份,进档考生按所投专业(类)进行专业安排。

2.传统高考省份和实行“院校专业组”投档模式的省份,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即所有进档考生分类(专业组)按投档成绩由高到低排序,优先满足考分高的考生的专业志愿,依次逐个录取。对具体考生,先看其第一志愿专业是否录满,若未录满,则录至该专业;若已录满,则看其第二专业志愿,如此类推。若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调剂到其他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第十九条 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同分排序靠前的考生。同分排序规则为:

1.传统高考省份。按照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同分排序执行,若没有提供同分排序,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中的最高分。

2.新高考改革省份。按照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同分排序执行。

第二十条 在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遵循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原则,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当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第二十一条 执行国家政策规定的加分或降分标准,认可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高考加分项目,对往届生和加分投档的考生,录取时与其他考生同等对待。

第二十二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

学校认可各招生省份艺术类专业统(联)考成绩,报考学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联)考成绩必须达到各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

1.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按照该省(市、自治区)的投档规则执行录取。

2.在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所有专业按照综合分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在综合分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专业成绩高者;在综合分成绩和专业成绩都相同的情况下,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成绩高者优先录取。专业投档综合分=高考文化成绩总分+专业成绩总分×高考文化成绩满分÷专业成绩满分。

第二十三条 学校动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第二十四条 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

学校认可各招生省份体育类专业统考成绩(专业素质测试),报考学校体育类专业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必须达到各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照各省(市、自治区)的体育类专业投档规则执行录取。

第二十五条 技能高考本科综合类招生专业只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录取后不得调换专业。

第七章 新生入学

第二十六条 新生应在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因故不能按时入学的,应当向学校请假且请假期限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者逾期不到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十七条 新生收费标准按照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和湖北省物价部门的相关文件执行,详情由各省(市、自治区)招生部门公布。

第二十八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录取新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并对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新生进行专业复测,凡经复查、复测发现有不符合录取条件、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违反规定的考生,学校将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 新生入学后,可按国家相关政策和学校规定申请转换专业。

第八章 奖、贷、助及其他

第三十条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明珠学子奖助学金等。根据学生在校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等进行评定,获得奖助学金的人数可达学生总人数的50%以上。

第三十一条 学生只要符合条件,手续齐全,均可申请办理助学贷款。因办理手续便捷,推荐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第三十二条 学校设有困难学生补助基金和勤工助学基金,对特困生提供专项补助,并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设有阳光助学基金、大学生创业基金、大学生科研基金等,符合条件者,均可申请获得资助。

第三十三条 学生入学后依据《黄冈师范学院学生手册》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十四条 学生学业期满,成绩合格,颁发国家认可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从事招生活动,考生及家长谨防受骗。

第三十六条 招生咨询部门为黄冈师范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学校通过黄冈师范学院官网(http://www.hgnu.edu.cn/)、学校招生信息网(http://zhaosheng.hgnu.edu.cn/)、黄冈师范学院招办微信公众号、招生公示栏等途径发布招生有关信息、公示录取结果等。

通讯地址:湖北省黄冈市开发区新港二路146号

电话:0713-8616617  8354766

微信公众号:黄冈师范学院招办

传真:0713-8616617             邮政编码:438000

网址:www.hgnu.edu.cn

第三十七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按照国家、各省(市、自治区)的普通本科招生有关政策规定执行,授权黄冈师范学院招生与就业处解释。

本章更新于2024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科学研究

截至2023年4月,学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5项,主持教育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项目110项,湖北省自科基金、社科基金项目310项。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含)奖励75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785项。

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同推进,现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十四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含培育学科(群)1个),湖北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培育学科5个;湖北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湖北省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湖北省校企联合创新中心5个,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1个;湖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湖北省技改咨询诊断服务平台、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各1个;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建有李时珍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大别山乡村振兴研究院等30多个校内研究机构。

对外交流

学校国际交流广泛,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已与美国、英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先后聘请300余名外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派出学术骨干310余人次赴国(境)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研修、合作交流;选派近200名师生赴国外开展国际中文教育。2010年,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先后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项;2018年,与俄罗斯维亚特卡国立大学合作举办“1+3”联合培养本科教育项目;与斯里兰卡萨伯勒格穆沃大学合作建设“孔子课堂”1所。

人才培养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在2011至2014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连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10年荣获国家奖(其中连续8年荣获国家一等奖),在2015和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分获银奖和铜奖,在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重要赛事中都取得优异成绩。

2006年开始,学校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长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012年开始独立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现有10个教学学院、11个领域面向全国招收教育硕士,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11人,在校研究生717人;有教育硕士导师235人,其中,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15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3人,另外聘请行业导师217人。现建有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7个。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先后获得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奖项50余项,超过半数的学生获得过省、市级教学技能竞赛奖项。

学校毕业生始终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每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4%以上,部分学院应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50%。学校历届毕业生立足本职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大批校友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和骨干。学校教师教育特色明显,是教育名师的成长摇篮。全国知名的黄冈中学四任校长及大批骨干教师均是我校毕业生,黄冈县市区80%以上的中学有我校毕业生担任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感慨地说:“黄冈中学和黄冈的基础教育是个谜,谜底就在黄冈师范学院”。

学校荣誉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高校农校对接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教育新闻宣传金奖单位”“全国本科高校融媒体影响力50强”“全国大、中学生体育赛事优秀承办院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实验高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园林式单位”“湖北省高校绿化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1905年,黄州府初级师范学堂创办,后更名为黄州府师范学堂。

1960年,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

1961年秋,黄冈大学、黄冈幼师撤销,60级学生共五个班并入湖北省黄冈师范专科学校。

1977年,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分院”,由湖北省政府批准成为大专院校。

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从此成为普通高校。

1988年,学校被评为首届“全国先进师专”。

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黄冈教育学院并入学校。

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在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本科层次的黄冈师范学院。

2000年11月,学校在珠明山新校园举行了“黄冈师范学院”的挂牌庆典。

2004年,黄冈师范学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通过。

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独立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14年1月,原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并入黄冈师范学院。

2020年5月,鄂东职业技术学院拟更名为湖北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仍由黄冈市政府主办,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参与合作共建。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

校园风光
  • 黄冈师范学院图片大全图书馆 1/6
  • 黄冈师范学院图片大全"名人石溪"石碑 2/6
  • 黄冈师范学院图片大全教学楼 3/6
  • 黄冈师范学院图片大全宿舍 4/6
  • 黄冈师范学院图片大全俯视图 5/6
  • 黄冈师范学院图片大全湖景 6/6
更多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10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