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0 赞数:0 #高中#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自1902年清朝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设三江师范学堂并设附属中学堂以来,110余年间,附中十易校名,七迁校址,南京师大附中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伴随中国近现代教育一起成长。南京师大附中是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江苏省信息化试点学校、IB国际文凭课程项目学校、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
  • 主管部门: 江苏省南京市
  • 创建时间: 1902年
  • 学校校训: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 学校官网: 点击查看
  • 英文校名: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 学校地址: 江苏省 南京市 鼓楼区察哈尔路37号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南师附中”、“南京师大附中”),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察哈尔路37号,是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江苏省信息化试点学校、IB国际文凭课程项目学校、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

自1902年清朝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设三江师范学堂并设附属中学堂以来,110余年间,附中十易校名,七迁校址,南京师大附中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伴随中国近现代教育一起成长。

110多年来,附中慎聘良师、锐意实验、校风诚朴、善育英才。世纪风雨,培育“社会中坚”;历尽沧桑,不改青云之志。名校者,有名师也。王瀣、柳诒徵、杨铨、严济慈等著名教授曾在此执教。

百年附中,桃李芬芳。校友中既有顾作霖(瑞金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超(中共中央特派员)等革命先烈,也有巴金、胡风、严济慈、袁隆平、彭珮云等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不仅有57位院士、20余位将军,还有2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以及海内外数以万计默默无闻地在各个岗位上为国家、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校友们。

锐意实验,是附中教育文化的基本特色。历史上,学校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道尔顿制实验、“六三三”学制改革等实验,奠定了附中在现代中国基础教育史上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进行了选修课程、课外活动课程、必修课程分层次教学等实验,建立了个性化、多样性、可选择的课程结构,为国家高中新课程的确定提供了前期实验基础。近10年来,在国际交流与国际文凭课程、信息化课程体系以及高中多样化课程环境下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方面提供了范例。

学校传统

校训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办学目标

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卓越的中国著名中学。

建设高品位、高质量,实验性、示范性,具有国际胸怀和中国精神,并以科学与人文的综合性、学术性、实践性见长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卓越中学。

办学理念

基于教育管理——民主,科学,创造;

基于师生生长——和合,学识,超越;

基于社会公民——关爱,责任,创新。

培养目标

领导力,创造力。

培养以天下为已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的人。

教育理念

健康生长。

所有人的生长,不同的人都能得到恰当地生长。追求永真:只要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在各种恰当评价方式之下,其教育结果一定呈现优良效应。

校风

诚朴。

教风

热爱学生,认真教学,刻苦钻研,言传身教。

学风

专心致志,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附中人的教育梦

师者,学识立教;生者,为学卓越;校者,和合生机。

学校文化

第一、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组织文化

第二、掏出心来、相互尊重的行为文化

第三、权责平等、民主公正的制度文化

第四、追求诚朴、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第五、行胜于言、锐意实验的教育文化

第六、批判与建设、解构与建构的思维文化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295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