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街书会是一种中国民间曲艺盛会。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南5公里处,是全国各地说唱艺人的“朝拜圣地”。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全国数千名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于此,在火神庙旁举行祭拜师祖和收徒拜师仪式。他们以天作幕,以地为台,以曲会友,亮书、卖书。京韵大鼓、山东琴书、三弦书等40多种曲艺曲种和上千部传统及现代曲目在这里集中展现。2006年05月20日,马街书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Ⅹ-58
  • 申报地区: 河南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历史源流

"马街十三会"历史悠久。据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碑记载,这个古刹大会起于元代,盛于明、清。马街书会源远流长,不过论起它的起因则众说不一。

一说是春秋时,应国大夫张舒喜欢弹唱,技艺超群。晚年定居马街,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张公在一年的正月十三离世,友人为纪念他,便于每年的这天聚集马街,以曲怀友,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一说是东汉前,王莽撵刘秀至马街村东的应河岸边,是日正月十三,正在火神庙祭祀的乡民艺人纷纷相助汉军竞渡,阻击莽军追兵。刘秀当了皇帝后,降旨免去马街一带三年皇粮,钦赐"三皇社"御牌一面,后来这里的人便以救驾之日为会期,年年起会,感谢皇恩。至今当地仍有"光武封、书会兴"的说法。

一说是宋代末,马街有一位在南阳府当录事的朱秀才,常爱写些曲艺段子给人们演唱,结交了很多朋友。后来他告老还乡,在一年的正月病逝,各路艺人于十三这天赶到马街,摆起书摊,弹唱他写的唱段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的书会。

还有一说是早年马街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桃李满天下,每年正月十三,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其献艺祝寿。这样年复一年,渐渐成了传统。

尽管书会起因众说不一,但艺人们代代相传,来马街说书的确实越来越多,而且自元以来竟无间断。

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的碑文有记:元朝延佑年间,马街书会初具规模,每年约有千名艺人前来说书,清代同治年间尤为兴盛。曾在南阳府做过儒学教谕、告老回乡当上书会会首的文人司士选,在同治二年(1863年)算过一次到会的说书艺人人数。他让这一年赶会的艺人到火神庙里进香钱,香案前放一口大斗,每人只许进一文,下来一数两串七。也就是说,那年到会的艺人有2700人。

曲艺流派

马街位于河南西南部,伏牛山东麓,西依大山东临平原,隶属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离城7.5公里。这里原名马渡店,后又称过马渡街,历史上也是一个"商贾云集,物产集散"的繁盛之地。 马街书会,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河南各地以及安徽、河北、山东、湖北、陕西、四川等省成百上千的民间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马街,说书会友,弹唱献艺。

会上曲艺种类繁多,曲目丰富多彩,有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凤阳花鼓、上海平话、徐州琴书、三弦书、大鼓书、评书、乱弹、道情等。这就是绵延700多年而不衰、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观的“马街书会”。

马街书会,俗谓“十三马街会”,是全国民间曲艺艺人的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在宝丰县城南10华里以外的马街村举行。这天,来自河南各地及山东、河北、安徽、湖北、四川、江苏、陕西、甘肃、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成百上千名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集马街。正月十三一大早,各地艺人都从四面八方来到了会场。他们一二结伴,三五为组,在河坡处、山岗上、麦地里、小路旁摆下阵式,扎起摊子,打起简板,拉起琴弦,这就开始了说唱。

河南省宝丰县的马街书会又称"十三马街书会",是全国曲艺行当的交易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三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正日。书会在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杨庄镇马街村北应河岸边举行,届时来自河南省和外省市的说书艺人负鼓携琴,汇集于此,说书亮艺,河南坠子、道情、曲子、琴书等曲种应有尽有,规模壮观,形成全国民间艺术的奇伟景观。

马街书会和山东惠民的胡集书会并列中国北方有两大书会。由于马街书会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它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书会特色

书会状元

每年的马街书会都要评出"书会状元"。"状元"都是唱得最好的,书价最高的,最受群众欢迎的艺人。这种民间的评选方式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马街书会无疑是众多艺人吹拉弹唱,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一种农民文化盛会。乐器种类之多,曲种曲目之繁杂,令人称奇。在这众多的曲种当中,最受人喜爱的就数"河南坠子"了。它的特点是说唱内容简捷明快,演技幽默传神,让听众听之易懂,过瘾。

马街书会每年亮出的曲艺种类比较多。"河南坠子"是书会当中的第一大曲种,到会艺人的80%要说唱它。它形成于20世纪初,有东路、西路、北路之分,因地域性差别而形成三种不同的演唱风格。其特点:旋律悠扬、节奏明快唱腔浑厚、淳朴、高亢、畅快。由于电子乐器的迅速发展,使传统的曲种形态发生变异,且风格的差异也在逐渐缩小。

流动于马街书会上的曲种,除了"河南坠子"之外,还有:三弦书、大调曲子、大鼓书、评书、徐州琴书、道情、湖北渔鼓、凤阳花鼓、四川清音、山东快书、陕西快板、相声、小品等10多种。

传承价值

已被列入"河南省濒危民俗文化抢救工程"之一的马街书会是在中国农村土生土长的中国农民自发形成的文化盛会,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作为具有鲜明特点的传统民间曲艺交流交易场所和文化空间,马街书会的突出特点在于:1、规模大,居全国之冠;2、历史久,源远流长;3、说书"写书"(与艺人约定说书合同),形式独特;4、内涵丰富,影响力大;5、以书会友,艺乡情深。

马街书会为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切磋技艺的场所。每年书会期间,来自各地的曲艺艺人满怀虔诚前来"亮书"(展示说书艺术),以天当幕,以地为台,说、拉、弹、唱,以艺会友,代代相传。观众动辄十万人以上,影响辐射周边数百公里。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马街书会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河南省政府启动“河南省濒危民俗文化抢救工程”对马街书会进行抢救性保护,如扩大会期,引入竞拍机制,最大限度的保证艺人利益等,使得一度萎缩的书会重现盛况,2009年度书会艺人达1000多,书棚达180多棚,听书人次达20多万人次,基本重现历史最盛时期。

相信马街书会在得力有效措施的保护下继续发展壮大,再迈上新的台阶。

悠悠应河哺育出的一朵奇葩——马街书会。据马街广严禅寺碑文载:“石渠(石村至马渡寨段旧河名)天设胜,概岩石障水,错若给画,迤逦一二里,间清流激湍,或隐或见,宛然有仙家境……”清代汝州人王敦《应水雅石小诗》道:“十洲涌海上,三峡控江浦,那得移山人,碎掷应水浒……逶迤水似蛇,狰狞石如虎,乱泉触石出,香冽沁肺腑。怪石吞寒泉,平茹复半吐,玲珑由天造,奇辟倩鬼斧……”清代南阳府教喻司士选有诗曰:五老同游应水涯,车集雅集景堪夸。鱼跃绿波声随浪,堤边酌酒柳飞花。石上题诗苔结字,滩静鸥眠影在沙。年年书会来相聚,醉归乃到夕阳斜。”惜上个世纪80年代采石放炮,雅石与诗文俱毁绝。

据马街村火神庙及广严寺碑刻记载:书会最早起源于元延佑年间(公元1316年前后),至今已680余年。据传,670年前,马街村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桃李满天下,农历正月十三是马老先生的寿诞之日,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献艺祝寿。豫西这一带亦有正月农闲写戏听书的习俗,这就形成了年盛一年的马街书会。风摇树簌簌,雨来草潇潇。三弦书、大调曲子、大鼓书、评书、琴书、道情、渔鼓、花鼓、清音、河南坠子……流传于大江南北的传统民间说唱,也正如天地间的风声雨声流水声,是人类历史这条河流发出的自然声响,是生活淌过民间带起的铮铮弦音。

马街,这个坐落在应河岸边的看似凡常村落,以其民间文化圣地的身份,吸引了美国、日本等海外学者前来观摩。也因了书会的影响力,1995年,“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在平顶山举办,国务院侨办、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摄制组拍摄《十三马街书会》专题录像带被送往各驻外使馆。马街书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5月20日,马街书会被国务院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火神是形成书会的起因】相传,夏禹王之时,有一名叫瘀伯的部落首领,辅佐禹王治水。瘀伯任司徒,管教化,率众凿山开河,疏水入海,足迹遍及华夏,功勋卓著,人民拥戴。因此,禹王赐瘀伯子姓,“封商地,任火正”。瘀伯为造福黎民,建营“火台”,传百姓取用,人们遂奉为“火神”。

当时,黄淮流域,洪水横流,伊洛向南至鲁阳(今鲁山)一片汪洋。瘀伯率众,北开龙门南凿应源(今鲁山梁洼镇)疏洪入海,还民良田。然而,应河水势凶猛,两岸百姓生命财产屡遭洪水威胁。当地民传,应河里有蛟怪作祟,为镇妖邪防水患,百姓便建“瘀伯祠”(后称火神庙)于应河畔。从此,百姓安居乐业田园五谷丰登。(民间还曾有黄龙战恶蛟的传说)。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巧笑倩兮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河南非遗民俗有哪些 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俗名录
河南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形态多种多样。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文化形态多样,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人文传...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1197
河南传统技艺国家级非遗名录 河南非遗传统技艺有哪些
河南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河南的非物质文化在远古的时代就有呈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省各地,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
河南省传统医药非遗有哪些 河南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名录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河南用非遗诠释中原文化,展现中原历史、诉说...
河南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 河南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
古时河南称为“豫州”,因居于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因境内平原多,故又称“中原”,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河南曾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
河南国家级非遗传统美术名录 河南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
河南可以说是非遗大省,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太极拳,花木兰,梁祝等各种传说,民间美术有年画,汴绣,灯笼张等,民间音乐有唢呐,盘鼓等。河南有著名的...
MAIGOO原创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术 亚洲
1032
河南国家级非遗名录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别哪些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文化形态多样,不...
河南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单 河南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录
传统戏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河南作为全国的戏剧大省有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9个,省级非物质...
河南传统音乐非遗名录 河南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河南是我国音乐文化资源大省,然而,随着时势的变迁和时代的转移,河南音乐遗产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也越来越被忽视、冷落,日益成为消失的文明。其中...
河南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河南曲艺非遗有哪些项目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河南用非遗诠释中原文化,展现中原历史、诉说...
河南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 河南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名录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
中国十大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著名传统民俗非遗项目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那么,...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
新疆非遗民俗有哪些 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新疆地处亚洲腹地,是古代丝绸之路交通中心和东西方文化交流枢纽。自古以来多民族聚居,为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古城址、古墓葬等大...
河北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单公布 河北民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河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北省民...
山西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有哪些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1181
广西非遗民俗名单表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2760
广东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大全 广东民俗非遗有哪些项目
广东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岭南人文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粤剧、醒狮、茶艺、蜈蚣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3010
湖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湖南民俗国家级非遗名录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2163
重庆非遗民俗有哪些 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创造了灿烂文化。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庆市民俗非遗项...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2156
吉林省非遗民俗有哪些 吉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类别齐全,涵盖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和回族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吉林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查干淖尔...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