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0
赞数:0
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临夏盆地东南部。是以古动物化石及其产地为主,以地层剖面、溶岩地貌、水体景观为辅,与丰富的民间文化、秀美的自然生态为一体的国家级地质公园。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已发现超过100余处的化石点,产出3纲、8目、150多个属种的各类古脊椎动物化石,使得这里成为了地质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首选基地。同时,园区内植被茂密,山峦耸峙,奇峰苍翠。有河流遍布,松涛萦耳;有云杉竞天,古刹高悬;有晨钟暮鼓,梵音绕梁。
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基本信息
包含景点: 临夏和政万兽谷景区   
所在景区
临夏世界地质公园
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地跨黄土高原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阴湿区两大自然区,占地面积2120平方千米,是以白垩纪恐龙足印和晚新生代古动物群为突出代表,以晚新生代地层、北方丹霞地貌和黄河三峡景观为重要补充,并融合当地特色少数民族文化,集地质、生态、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公园包括甘肃炳...
相关景点

公园简介

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临夏盆地,距兰州90公里。晚古生代地层中盛产海洋(浅海)古生物化石,发育良好的晚新生代地层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被古生物学界誉为“东方瑰宝、高原史书”。

公园总体布局为“一心、两带、两园、六区”,总面积263.8平方公里。公园及其周围化石分布面积达2800多平方公里,已发现化石出露点100多处,产出化石分属3纲8目150多个属种,和政出土化石分属新生代晚期的四个不同哺乳动物群:距今约3000万年前的巨犀动物群、1600—1200万年的铲齿象动物群、1100—5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200万年左右的真马动物群,占据六项世界之最: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最大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产地、独一无二的和政羊化石、最大的鬣狗化石——巨鬣狗、最大的真马化石——埃氏马、最早的第四纪披毛犀头骨化石。和政知名化石产地有桦林“万兽谷”、小红崖三趾马动物群和老沟“巨象谷”铲齿象动物群等,4A级景区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和桦林古动物化石埋藏原址馆是探秘远古生命的绝佳窗口,4A级景区松鸣岩是典型的碳酸盐岩峡谷地貌,公园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土资源类科普基地”和首批国家重点化石产地。

桦林古动物化石埋藏原址馆位于和政县城以南松鸣镇桦林“万兽谷”,距县城16公里,与毗邻的地质公园主碑广场相得益彰,是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景点之一。埋藏原址馆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螺旋状造型凸现“生命回响”主题。展陈理念为“生命之椎、世界之最”,主展区有序厅、超大型LED屏、原始埋藏区、地质剖面、化石采洞体验区,全方位展示三趾马古动物化石原始埋藏状态,揭秘青藏高原历史、生态环境变化和古动物群的演化过程。地质公园主碑高12米,凸显和政化石“六项世界之最”和四大古动物群化石埋藏地层状貌。基座四周雕刻四大动物群生活复原画面,象征远古时期古动物群繁衍生息的场景。

自2013年10月地质公园揭碑开园、桦林古动物化石埋藏原址馆开馆以来,在和政连续4年召开了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参加的古动物化石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地质公园管委会获得“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奖”,公园被共青团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青少年教育基地”,被确定为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的科研教学基地。如今,具备自然人文和历史优势的和政开始了迈向世界地质公园行列的新征。

公园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兰州到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生态价值

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已发现超过100余处的化石点,产出3纲、8目、150多个属种的各类古脊椎动物化石,使得这里成为了地质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首选基地。同时,园区内植被茂密,山峦耸峙,奇峰苍翠。有河流遍布,松涛萦耳;有云杉竞天,古刹高悬;有晨钟暮鼓,梵音绕梁;绝妙的天籁与和谐的人文在此完美贯通,使得这里成为了旅游度假、休闲、野营、探险的最佳场所。目前,公园已被命名为资源保护类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地理环境

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临夏盆地东南部,东经103°7′36.78"—103°26′14.77",北纬35°12′51.56″—35°28′42.27″。盆地以南山区出露石炭纪(距今约3.5亿年)、二叠纪(距今约2.8亿年)、三叠纪(距今约2.3亿年)地层,以北出露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在地质公园内发育良好的晚新生代连续沉积地层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地质公园规划总面积263.8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心、三轴、两带、两园、六区”。一心:科普教育中心。三轴:沿着公园内临和康二级公路和和铁路及黄罗路将公园各个景区连通起来的交通轴。两带:一带是南阳山、前山、老沟。一带是小红崖、金场沟、桦林。两园:老沟园区和桦林园区。六区:南阳山、老沟、桦林、松鸣岩、铁沟、半苍岭六个景区。公园内出露的化石点达76处,分布面积达700平方公里。已建成一、二号博物馆,正在建设桦林保护馆和三号博物馆。馆藏化石达30000多件,分3纲8目150多个属种。所产化石中尤以晚渐新世(距今3000万年)巨犀动物群、中中新世(距今1600-1200万年)铲齿象动物群、晚中新世(距今1200-500万年)三趾马动物群和早更新世(距今200万年)真马动物群最为丰富,占居六项世界之最,被古生物学界称为“东方瑰宝”。

开发利用

自2013年10月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在和政连续4年召开了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参加的古动物化石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地质公园管委会获得“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奖”,公园被共青团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青少年教育基地”,被确定为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的科研教学基地。如今,具备自然人文和历史优势的和政开始了迈向世界地质公园行列的新征。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94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