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国首批职业本科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99年的中外合作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2019年5月更名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中西合璧、知行合一”的校训和“求真务实”的校风,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坚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培养外向型高端技能人才,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学校设威海和济南校区,主校区坐落在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乳山银滩,占地总面积3113亩,建筑总面积85.8万平方米。开设本、专科专业,形成了文、经、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专业群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的发展格局。
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完善,是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校內建有现代化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图书馆建筑总面积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总量507.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05.5万册,电子版图书202万册)。智慧化教学手段和体育、生活设施十分完善,基本办学条件居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三教改革,形成了“外事知识+外语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有省级特色、品牌、高水平专业(群),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校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和社会服务。近年来,已与多个地方政府及上百家知名企业开展了深入的战略合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等知名企业均在学校建有实训中心。
学校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在德国设立了班墨学院、在韩国设立了丝路学院,进行境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尝试,并选送上千余名学生出国留学或海外就业,国际化办学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基层组织不断加强,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政课建设,多门课程荣获“山东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校被中共山东省委命名为“山东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并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由于管理规范、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诚信示范院校”“最受欢迎的本科院校”“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5A级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
1999年,山东外事翻译学院创建。
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改建为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校名暂定为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本科)。
2019年5月,教育部同意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本科)更名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系民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
2023年4月,学校成立教育学院;学校成立威海校区人工智能学院。
2024年1月,学校将思政部调整为独立设置的、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改称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承担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
2025年1月9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产业学院揭牌。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