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港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哈尔滨港是我国东北内河最大的水陆换装枢纽港和国际口岸港,港口位于松花江中游右岸、市区东北部,经水路上通嫩江沿岸市县,下达佳木斯、同江等口岸,沿黑龙江与俄哈巴、布市、共青城等远东重地相通;担负着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条大江沿江市县所需物资运输和对俄进出口贸易的中转换装任务。1989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开放口岸。哈尔滨港原为交通部直属企业,2000年下放黑龙江省,现隶属于企业工业委员会领导下的黑龙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港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哈尔滨港位于哈尔滨市太平区海员街1号,地处二环北路东端,紧邻南直立交桥,距滨北铁路桥1.5公里,距哈同公路5公里,距哈尔滨东出口5公里,距哈东站3公里,交通四通八达,辐射周边能力强。

港口概况

港口现有码头岸线1454延长米,自然岸线2459米,铁路专用线6条5870延长米,千吨级泊位13个,各类装卸机械140台组,陆域面积53万平方米,仓储库房75000平方米。设计年吞吐能力330万吨,另外,在主港区下游2公里处建有煤炭专用码头阿什河港,设计年吞吐能力40万吨,陆域面积17万平方米。哈尔滨港主要装卸货种为煤炭、木材、粮食、杂货、江砂和外贸物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行业竞争局面的形成以及公路迅猛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港口生产装卸逐年萎缩。针对严峻形势,1998年,哈尔滨港适时调整发展规划,走一条“发展水运生产,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全新道路。通过“引凤筑巢”的方式招商引资,使港口从原始装卸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经过几届领导班子努力。港口相继建成了空车配货市场,占地2.6万平方米,摊位103个的我省最大的规格型木材交易市场、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汇圆陶瓷批发市场、占地1.7万平方米的龙港钢材批发市场及二期水暖器材区,占地6万平方米的果菜批发市场。目前,果菜市场二期工程及龙港钢材市场扩建工程正在论证中,有望年内建成。至此我局基本形成依托港口基础设施,发挥潜在优势,以空车配货市场为纽带,以建设各专业配套市场为目标的市场群体,港口已具备物流企业的初级规模,其装卸、仓储和配送功能逐步完善。我局东北部物流中心建设已纳入哈尔滨“十五”规划之中。

未来展望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针的制定,港口所处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善,哈港将以全新的风貌,优越的经营条件,优良的辅助设施迎接所有新老客户,谋求共同发展。

建设历史

清末,(清光绪二十四年)中东铁路开工后,船舶码头设在游艇俱乐部(今铁路江上俱乐部)及江桥(西江桥)附近。日俄战争期间(1904—1905年),沙俄出于战争的需要,在埠头区的八区码头(滨洲线铁路桥至道外头道街)沿岸铺设了铁路线,增加了港口通过能力。中华民国成立后,1918年,由于航道变迁和码头区失于疏浚,戊通航业公司将码头移至道外。“松黑两江邮局”在道外也开始修筑码头,于是道外码头日益兴盛,成为哈尔滨港的主要港区。哈尔滨港逐渐成为船舶始发的中心港及水陆联运的中转港。港口设施、泊位和吞吐能力亦有所增加,开始出现了以船种、客货、企业为分类的专用码头。20年代后,主要码头有八区、头道街、七道街、十二道街、三棵树(位于滨北线铁路桥上游约1公里处)码头及十八道街码头。港口年吞吐量60万吨左右。货物装卸全由码头工人背、扛等笨重劳动进行。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人民政府接管,主要从事木材、粮食等货物运输交接装卸。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398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