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育德中学旧址
育德中学旧址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育德中学旧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城内新华路北侧。1907年由中国同盟会直隶保定支部主盟人陈幼云联合12名同盟会员创建。该校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中,一直是保定革命活动中心。现存当年的平房教室一排、陈幼云祠堂一座,碑石二通。1983年经修复并在祠东侧建有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
育德中学旧址基本信息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六批(1907-1937年)
  • 所在地/隶属: 河北省 保定市 莲池区 新华路

简介

育德中学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1907-1937年间)重要史迹。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城内新华路北侧。1907年由中国同盟会直隶保定支部主盟人陈幼云联合12名同盟会员创建。该校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中,一直是保定革命活动中心。现存当年的平房教室一排、陈幼云祠堂一座,碑石二通。1983年经修复并在祠东侧建有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

历史

育德中学始建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始定名为“直隶讷公祠公立高等小学堂”。1907年,

陈幼云等13名同盟会员将其改建为保定“私立育德中学”,陈幼云为校监督(校长),并以此校作为中国同盟会河北分会在保定活动的秘密基地。它是古城保定早传播马列主义的地方,也是中共保定市地方党组织早诞生地和活动中心。

旧址

在保定市金台驿街35号。原为讷公祠小学,1907年同盟会河北支部主盟会河北支部主盟入陈幼云联合12 名同仁改私立中学,并取名育德中学,陈幼云任校长。抗日战争期间先后迁至河南郾城和西峡,并入国立第一中学,改名国立第一中学分校。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居回保定,处复育德中学,1948年并入保定一中。育德中学有悠久的革命传统,辛亥革命时为河北同盟会总机关驻地。后为保定地区早传播马列主义的陈地。1917—1920年,创办了4期“留法预备班”,毕业生达213人,其留学生93人,为我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刘少奇、李富春、李维汉、等都曾在此就读。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也曾来校会见留法预备班学员。该校旧址仅存砖木结构、硬山布瓦顶陈幼云祠堂及一排教室,占地约600平方米。1983年旧址修复,辟为“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1992年6月16日江泽民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41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