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始建于1973年, 2002年7月被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12月,原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实行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与教育厅双重领导,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为主的管理体制。近年来,学校坚持“立足交通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紧密融合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和“校企融通、全程合作”的办学模式,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持续提高。
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校、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首批技能型特色名校、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定向培养海军士官试点院校、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生试点院校、山东省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院校、山东省首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试点院校,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在潍坊市和泰安市两地办学,占地1300余亩,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各类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条件优越。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建成了省级教学团队6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5个。固定资产10.2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2.35亿元,图书118万册。
学校实行院系两级管理,设有车辆工程系、公路与建筑系、管理与信息系、机电工程系、航海系、交通工程系、基础应用系、科学与人文部等教学机构,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航海技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等34个专业,形成了布局科学、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满足了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4个,教育部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7个;立项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4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2个。建有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5个。现有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公路工程检测中心、物流研究所、交通工程实验中心、交通行业和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和技术服务机构。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1项。
学校连续6年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货运代理”等赛项。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28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11项;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各类奖项136项。2021年,国赛一等奖获奖数量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名。
学校坚持以促进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对各系实行毕业生就业责任制,加大各系就业工作考核力度。通过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拓展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连续八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8%以上,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目前,学校正全面实施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与专业建设和部省职教高地建设,按照学校“一个目标,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塑造品牌、坚守底线”的总体要求,坚持“固本强基、重点突破、品牌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综合改革,建设办学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1973年12月,学校始建于山东省寿光县,隶属昌潍地区交通局,定名为“昌潍地区交通技工学校”。
1981年7月,随“昌潍地区”改名而更名为“山东省潍坊地区交通技工学校”。
1982年10月,学校归属山东省公路运输联合总公司,更名为“山东省公路运输潍坊技工学校”。
1987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山东省潍坊汽车运输学校”,与“山东省公路运输潍坊技工学校”合暑办公。
1989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原中专部分更名为“山东省潍坊交通学校”。同年9月,经山东省劳动局,省编委批准,原技工部分更名为“山东省潍坊交通技工学校”。
2000年5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专校名再次更名为“山东省交通工程学校”。
2002年7月24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山东省交通工程学校”改建为“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同时撤销“山东省交通工程学校”的建制。
2004年8月,学院主校区迁到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
2010年8月,入选山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3年11月,原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整体并入。
2017年09月26日,学校被评为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一批试点单位验收。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