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之城、红色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省临沂市,是一所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是沂蒙革命老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前身是1941年由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支持建设,历经滨海建国学院、临沂第一师范、临沂教师进修学校、临沂教育学院、临沂师专、临沂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1998年开始本科办学,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临沂大学,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校以来,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培育时代新人作为重要使命,积淀形成“明义、锐思、弘毅、致远”的校训和“实”的校风,铸就“有信仰、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特质和“团结包容、崇实尚贤、艰苦创业、勇于争先”的临大精神,为党和国家培养了3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形成了革命老区大学浓厚红色基因和鲜明办学特色。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占地约6000亩,在沂水、费县设分校区,校舍面积116万余平方米,国有资产总值4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79亿元,入选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和首批山东省绿色学校,获批国家绿化模范单位。设有24个学院、5个校级研究机构、5个教辅机构和4个直属机构。与临沂市人民政府共建临沂大学医学院,成立山东省高校首个实体建制的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
在招普通本科专业76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4个工程教育类专业和5个师范类专业通过认证。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45门、省级思政课“金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精品课程2门,获批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山东省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智慧物流产业学院、金属材料智能成型产业学院入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8项。获批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
2023年5月,学校设有5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化学、工程学、植物和动物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建有省级科研平台17个,其中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文科实验室1个,省高校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特色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1个,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1个。获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省高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沂蒙文化、教师教育、肿瘤诊疗、智慧物流、资源环境与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古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
学校工作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入选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山东省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研究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山东省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红色馆入选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获批山东省首批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承办全国高校党建组织员、山东省“第一书记”和全省选调大学生村官等培训工作,发起成立“三山一坡”高校联盟。
滨海中学(1941年5月~1945年8月)
滨海建国学院(1945年8月~1950年2月)
山东省临沂师范学校(1950年2月~1958年8月)
临沂大学(1958年8月~1959年8月)
临沂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8月~1962年7月)
临沂师范学校(五校合一)(1962年7月~1966年6月)
临沂地区半工半读师范专科学校(1966年6月~1970年3月)
临沂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1970年3月~1970年12月)
临沂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70年12月~1974年6月)
山东省临沂师范专科学校(1974年6月~1999年3月)
临沂师范学院(1999年3月~2010年11月)
临沂大学(2010年11月至今)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