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目的是培养人,少先队的目标也培养人,只有重视教育,明确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实施教育,使全体队员“方正规矩规矩方正学会做人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学会做事。”学校现有少先队员29人,中队6个,中队辅导员11人。为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优势,培育未来的优秀人才,学校明确“生本教育”理念,明确“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孩子未来”的办学宗旨,落实《广东省少先队系统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精神,加强学校少先队组织建设,规范学校少先队组织管理,设立正副大队辅导员6名,实行三双辅导员制度,严格按照少先队组织的要求,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基础教育就是让全体接受教育者自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基。少先队是基础教育的先进集体,是少年儿童的先锋团队,也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接受人格熏陶和洗礼,端正人生目标的学校。尚雅学校明确“以生为本”的育人宗旨,以少先队组织为纽带,以“生本教育”实验为核心特色,以“习惯养成”、“双语教学”、“读国学经典”为三大特色支柱,落实少先队的宗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全面有效育人。
1、“生本教育”符合少先队育人目标,更好地为全员教育服务
由雷校长主持的广东省教育科研所立项的国家一级子课题“生本教育研究”已有十年,该课题研究与少先队育人目标同出一辙。“生本教育”是有效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的课题实验。“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的理念强调让队员们“先做”,从先做中学会主动积极参与少先队各项活动,从而接受少先队的良好教育。
“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德育的真正基础”是“生本教育”又一全新理念。少先队目的是培养国家未来的合格人才,而基础教育同样如是,就是要关注人发展的基础,“生本教育”的原理在于教育的生命机制,它让学生自小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喜欢学习,从学习中掌握知识,懂得智慧,明白道理,这是已经通过实践证明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少先队培养和教育模式。
2、“习惯养成”提高“自管”意识,达到“不管而管”的目的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养成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也是少队员教育培养全体队员的一项重视内容。学校提出“习惯养成天天讲”的行动计划,在政教处和大队部的组织下有效实施。每学期初,各中队都制定“习惯养成”教育计划和内容,每天,各中队两位辅导员都要根据计划中的内容对队员们进行习惯教育。为更好地对队员们进行教育,大队部还要求所有授课老师配合各中队辅导员,利用每节课上课前也对队员们进行教育,这种细水长流从不间断的隐性教育在所有队员思想生根发芽,他们自小明白何为真善美,何为假丑恶,思想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从而拒绝不良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学校大队部的做法有效地教育了全体队员,队员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礼貌等习惯,家长们对学校的做法给予高度的肯定,专家们认为,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情。
3、“双语教学”为培养队员们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服务
少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让他们自小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此,学校在加强国学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对全体队员英语教学力度,从一年级小队员入手,采用香港朗文英语教材,目的是借鉴先进的英语教学经验,开阔国际信息渠道,提升全体队员运用英语交流的水平。此外,学校还与英语等地的学校联手确立关系,邀请香港英语教育专家到校指导队员们的英语学习,通过各种有效教学渠道,使全体队员更好地了解国际语言,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人”。
4、读“国学经典”让队员们认识历史,接受爱国教育
“国学经典”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让队员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智慧,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让全体师生启迪理性,增长才智,开阔胸襟,陶养性情。大队部在学校的倡议下,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论语》都是队员们诵读的内容。在大队部的组织下,每周都安排时间进行集体诵读,还不定期分年级进行诵读比赛,这无疑是对全体队员进行思想洗礼,通过诵读学习,让他们了解历史,尊重文化,接受教育。每学年,大队部都组织隆重而规模宏大的一年级新生入学开笔典礼,让全体队员在新生开学典礼中体会古代开笔求学的凝重气氛,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领略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奋好学、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等文化精粹,激发队员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他们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当所有家长看到孩子们开笔的盛况,听到整齐吟诵的古文,都惊叹不已。由于“读国学经典”在校园里氛围浓厚,队员们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就与从不同。2007年12月,学校大队部组织的文艺节目参加江门市首届经典诗文大赛荣获一等奖;2008年11月,大队部组织编排的《诵千古美文,做谦谦君子》的文艺节目被新会区推荐参加江门市比赛。
在实践“生本教育”核心特色和“习惯养成”、“双语教学”、“读国学经典”三大特色支柱过程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2007年,学校参加区新课程改革调研测试,学生“一分三率”总评获得第一名;2008年,学校再次参加区新课程改革调研测试,学生“一分三率”总评再获得第一名。我们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是重要的,但能力更重要。由于学校目标明确,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不仅学业成绩优秀,综合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