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人气值:0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创建于1915年的山东省第一所官办医学高等学校——山东省立医学讲习所,历经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山东省立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山东医学院、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泰山医学院等历史发展时期。经教育部批准,2019年2月,由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整合组建而成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同时挂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掀开了聚力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大学的崭新篇章。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15年
  • 院校隶属:山东省
  • 院校分类:医药类
  • 学校校训:跬步千里,止于至善
  •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 学校代码:10439
  • 学历层次:本科层次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 山东省 济南市 槐荫区青岛路6699号(济南校区)
分校与校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安校区)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长城路619号
学校简介

山东省委省政府为优化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布局,实施科教融合改革,整合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资源组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经教育部评审批复,2019年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同时挂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冲一流”建设高校。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在济南、泰安设有校区,在济南、青岛、济宁等地建有研究机构,总占地面积6000余亩。主校区位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核心区域(济南市青岛路6699号),占地面积约2600亩,规划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泰安校区占地3000余亩,校舍面积82万平方米。章丘生物医药产业园占地 556.6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

校(院)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23年,学校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53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5个,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产业专业群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3个。27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课程入选省思政课“金课”和课程思政示范课。

校(院)将以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应用研究型一流大学为目标,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实力,助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在重大疑难疾病的诊疗与防治、医学帮扶、国际医疗服务、产学研合作等领域的作用,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招生简章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2024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为保证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以及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我校2024年招生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山东省招生工作的各项规定执行。

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2024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工作。

第二条  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三条  学校全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校代码:10439

第四条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6699号(济南校区);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619号(泰安校区)

第五条  办学性质及类型:公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

第六条  办学层次:本科、研究生教育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七条  学校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其他领导任副组长,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生工作,集体研究决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宜。

第八条  招生就业部为学校招生常设机构,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规章,具体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四章 招生专业与计划

第九条  招生计划: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网站及招生简章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第十条  录取批次

(一)山东省内考生的录取批次:1.公费医学生:普通类提前批;2.普通本科(含地方专项计划、中外合作办学等):普通类常规批;

(二)学校在山东省外招生均为本科计划,录取批次以各省公布的批次为准。

第十一条  计划公布:分省来源计划与专业招生计划由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按规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布。考生可同时在学校招生网站查询。

第十二条  外语语种:除招生计划中特别注明的专业外,学校不限制考生的应试外语语种。学校公共外语科目为英语、俄语、日语。特别提醒: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学习期间部分课程将采用英语授课,建议外语统考语种为非英语的考生谨慎填报该专业志愿。

第十三条 考生思想品德考核须合格。 体检标准:学校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新生入学后,学校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为依据,对新生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复查,对经复查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有关管理规定予以调整专业或取消入学资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色盲色弱的考生有严格的专业限制,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填报。

第十四条  男女比例:学校对往届和应届生一视同仁,招收男女生比例不限。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五条  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规定的投档比例调阅考生档案,结合各省的志愿设置及投档录取原则进行录取。对于进档考生,根据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第十六条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按当地省级招生部门制定的政策执行,相关专业的选考科目按公布方案执行。按专业组填报志愿的省份,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录取。

第十七条  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普通文理科)

(一)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和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考生“文化总分”相同的情况下,参照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提供的成绩位次录取。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时,若服从专业调剂,按高分到低分顺序,调剂到未满额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予以退档。

(二)未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招生计划1:1范围内的考生按“专业志愿优先”原则录取;对所报专业已满且不服从调剂者,予以退档;同时对其余考生按成绩排序依次递补直到完成录取。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三)征集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录取。各专业录取均不设分数级差。

第十八条  各省份录取规则原则上按照我校招生章程执行,如当地省级招生机构确有特殊要求,则参照考生所在省份录取规则协商执行。其中,我校对内蒙古考生录取规则为“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

第十九条  部分招生类型说明

(一)地方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是我省面向农村和原贫困地区实施的招生类型,均为本科层次,招生高校主要为我省省属重点高校。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须在规定日期前到所在县(市、区)教育(教体)局资格审核承办部门进行资格审核,具体报名条件要求,请登录山东省教育厅官网查看《关于做好2024年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获得我省地方专项资格的考生需在普通类常规批填报地方专项计划志愿。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进一步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高层次、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我校积极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健康山东行动和建设需求,围绕医养健康产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的护理人才需求,与意大利“路易吉•万维特里”坎帕尼亚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本科专业。

第六章 收费、退费标准及资助政策

第二十条  学费标准按照《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完善高校学费收费政策的通知》(鲁发改价格〔2023〕559号)文件执行。退费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学校通过奖、贷、勤、助、补、免等多种资助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资助项目。资助条件和标准由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5部门印发的《山东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鲁财科教〔2022〕17号)以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资格复查与证书颁发

第二十二条  新生入校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按有关规定进行新生入学资格的复查工作。凡发现弄虚作假者,即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  证书颁发:

(一)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二)证书种类:1.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生,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2.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医学、麻醉学、放射医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专业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具有报考执业医师资格,各专业报考执业医师类别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 其它

第二十四条 我校招生录取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如遇网络传输等其他因素造成的招生遗留问题,由我校和有关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协商解决。

第二十五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对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学校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若有与上级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上级政策为准。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联系方式

(一)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6699号(济南校区) 邮编:250117;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619号(泰安校区) 邮编:271016

(二)联系部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招生就业部

(三)联系电话:0531-59556875(济南校区)0538-6231707(泰安校区)

(四)联系邮箱:sdfmuzsb@163.com

(五)学校网址:http://www.sdfmu.edu.cn/

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enrollment.sdfmu.edu.cn/

本章更新于2024年5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科学研究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8个学科居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83‰,居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8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量值排名居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7位。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高峰学科”建设学科,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6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学科。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高水平创新平台60余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项,山东省科技奖励一等奖11项。

拥有附属医院多家,并形成山一大医疗体系,年均直接服务群众就诊1000余万人次。有1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7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复旦大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上,有9个专科进入全国前十或获提名。曾在全国率先实现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麻风病,夺得新中国灭病史上“四连冠”,其中丝虫病防治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誉为“中国的成功经验”和“创造性的成果”。目前指导全省开展职业病、皮肤病、寄生虫病、肿瘤早诊早治、辐射防护、防盲治盲、罕少见疾病等防治工作;拥有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

对外交流

学校是首批颁发山东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院校,自2004年起招收来自美国、韩国、加拿大、印度、尼泊尔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本科和硕士留学生,国际办学声誉良好。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30余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和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6名外籍合作专家荣获“齐鲁友谊奖”。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泰山医学院

1970年10月,根据山东省革委会决定,山东医学院迁往新泰县楼德镇办学(1973年迁回济南)。

1974年8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由山东医学院抽调人员、设备,在新泰县楼德镇原山东医学院校址建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由山东医学院和泰安地区双重领导,以山东医学院领导为主。

1979年6月,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迁驻泰安,与泰安卫校合并,暂定名为山东医学院泰安分院。

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泰山医学院。

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12年,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3年,获批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同年5月,被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为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1958年,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成立。

1962年3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缩编为山东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198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山东省医学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重新组建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为山东省人民政府直属的厅局级事业单位。

山东省立医院

1897年,德国天主教会创办万国缔盟博爱恤兵会医院。

1915年,由日本山东铁道管理部庶务科卫生部接管,改称青岛守备军民政治部铁道部济南医院。

1925年,改由日本同仁会管理,更名为同仁会济南医院。

1945年,日本同仁会济南医院被山东省立医院接管。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济南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山东省立医院。1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山东省立医院和华东国际和平医院。

1953年,改为山东省立第一医院。

1959年,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称山东省立医院。

1967年,更名为山东省人民医院。

198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山东省红十字会医院。

1984年,启用山东省立医院名称。

2007年,加挂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牌子。是年,山东省立医院集团挂牌。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1960年,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临床学院、山东省慈善医院成立。

1965年,并入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1976年,与中医药研究所合并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1979年,医院恢复独立建制,成为以干部保健为主要功能任务,同时向社会开放的省级综合性医院。

1995年,医院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

2013年,医院按照新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顺利通过三甲复审。

合并发展

2018年11月30日,教育部同意整合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等资源组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19年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同时挂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划归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作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名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加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牌子;济南市中心医院加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牌子。

2020年,入选山东省重点大学建设计划; 3月,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0月6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成立;11月3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成立,加挂山东省预防医学科学院牌子。12月,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2021年5月27日,发起设立山东省医用光学影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22年8月5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结构性心脏病防治中心成立大会举行。8月15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药学院揭牌。

校园风光
  • 泰山医学院校门 1/3
  • 泰山医学院校园图 2/3
  • 泰山医学院校园图 3/3
更多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244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