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关
0 赞数:0 #关口#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仙人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甘肃省徽县东南,西临嘉陵江,北接虞关与铁山栈道,南邻略阳北界,为关中、天水至汉中及陕入川的咽喉要冲,该关隘在南宋川陕防线中占据核心地位,是阻断北方势力南下的战略支点,现存吴王城、杀金坪等遗迹及吴玠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仙人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甘肃省徽县东南,西临嘉陵江,北接虞关与铁山栈道,南邻略阳北界,为关中、天水至汉中及陕入川的咽喉要冲。该关隘在南宋川陕防线中占据核心地位,是阻断北方势力南下的战略支点。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金将完颜宗弼率十万骑攻关,宋将吴玠兄弟依托关隘地形构筑杀金坪与第二道防线。战役中宋军采用“四长四短”战术,配合神臂弓、床弩等器械抵御金军重甲连环冲锋。三月初,宋军夜袭金营实施火攻,配合伏兵夹击致金军溃退凤翔。此役后金军数十年未敢大举侵川,仙人关成为南宋蜀口防御体系的关键屏障。现存吴王城、杀金坪等遗迹及吴玠墓。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南宋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二年,1134年),在川陕之战中,宋军与金军在仙人关进行了一次要隘攻防战,是南宋十三处战功之一。绍兴三年(1133年)十二月,金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率军攻克和尚原,宋吴玠军退守阶州(今甘肃武都东南),金军乘势由宝鸡直趋仙人关。宋料金军必将深入,遂在关右侧筑垒,称“杀金坪”,并在地势险要处筑隘,设置第二道防线,严兵以待。

历史事件

四年二月,完颜宗弼与陕西经略使完颜杲、伪齐四川招抚使刘夔率骑兵10万,大举攻仙人关。吴玠率万余人与金军激战数日,终因力不及彼,退守第二道防线。金军人披重甲,铁钩相连,鱼贯而上,吴玠与其弟督军死战,以劲弓强弩大量杀伤金军,金军攻势不减,吴玠派部将杨政率精兵锐卒,持长刀,大斧攻金军左右翼。三月初一夜,宋军燃火四山,战鼓动地,出兵反击,并派王喜、王武诸将攻入金营,金军惊溃,金将韩常被射伤,遂引兵逃遁。吴玠乘势扩大战果,派张彦等将劫横山寨,杀敌千余人,又命王俊于河池(今甘肃徽县)设伏兵,再攻金军。金军被迫退回凤翔府。

荣誉及其他

战役

大捷

徽县地处甘、陕、川交会之地,是通往西南的要道,被称为“秦陇锁钥”和“川蜀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县境发生过许多战争,尤其以仙人关大捷最为著名。

经过

绍兴四年(1134年)2月,金国大举入侵南宋,宗弼(兀术)、撒离喝挟伪齐刘夔领10万铁骑向蜀川门户仙人关进发而来,意在一举攻占仙人关,打开入大门,占领蜀川,进而沿长江东下消灭南宋王朝,入主中原。全军从铁山(今徽县南,亦名青泥岭)开始凿山开道,循岭东下,向仙人关条来。当时镇守仙人关的吴玠兄弟为保住仙人关,收缩兵力全力防守,已主动放弃了和尚原等营寨,吴玠移师驻守仙人关侧的杀金坪,吴璘则领军驻守于阶,成之间的七方关,随时赴援。

金兵进犯仙人关,吴玠首先率万余人迎击金兵,吴璘由七方关昼夜兼程来援,与金兵转战七昼夜方与兄吴玠会合。金兵进攻更加猛烈,都被吴玠兄弟一一击退。宗弼大怒,令金兵改用云梯攻垒,吴玠派杨政率长刀手阻击,并用器械撞碎金兵的云梯,以阻击敌人攻垒,又令宋军持长矛刺杀敌人。吴璘见战斗愈来愈激烈,形势非常紧张,为鼓舞士气,他用刀在地上划了一道线,对将士们说:"我与你们一道坚守此地,决不后退,若谁后退,定斩不饶!"于是他身先士卒,全力击杀敌人,大大激发了将士们的勇气,个个奋勇当先。金兵还是攻不下宋军堡垒,于是又将大军分为两队于西面,采用两面夹击的战术攻击宋军。吴玠则指挥宋军左萦右绕,与金兵苦战,将士显露疲态后,吴玠便主动放弃了第一道防线,领兵退入第二隘防守。金兵仍步步紧逼,猛攻不止,宗弼还令士兵身披重铠,以铁勾相连,人跟人鱼贯而上,吴璘组织弓弩手轮番急射,一时箭如雨下,金兵死者层层迭迭,但后面的金兵还是踩着自己人的尸体强攻不止。天将暮色,撒离喝见仍攻不下宋军,伤亡又十分惨重,心中十分焦急,他立在马上向四面观察了一番,见西北有一楼,便喊道:"有办法了"。第二天,撒离喝令金兵全力攻打西北角堡楼。吴玠忙派姚仲登上堡楼与金兵对抗。楼将倒,姚仲令士兵用绳将堡楼缚正,金兵又用火攻堡楼,姚仲令士兵用酒缸盛水灭火,与金兵进行殊死搏斗,吴玠见情势危急,又派杨政、田晟各领一支精兵冲入金兵阵中,用长刀大斧左右击砍,将金兵冲了个四零八落。当晚,吴玠又在四面山上燃起熊熊烈火,将整个山岭,沟谷照得灯火通明,并令士兵将战鼓敲得惊天动地。同时派王武、王喜二将领精兵分紫、白二色旗帜趁夜杀入金兵大营。一时间,金军阵脚大乱,开始仓惶逃窜,溃不成军,韩堂左眼也被乱箭射中,宗弼看架势招架不住,领残兵连夜逃走。此前,吴玠已遣统制张彦在横山截击金兵,又令统制王俊领一支人马埋伏于河池,扼住金兵退路,金兵败退又遇张彦、王俊截击,惨败,死伤无数。在仙人关战役开始之前,金人自元帅以下皆携家眷而来,决意要打开蜀川门户,进而攻占蜀川,惨败后,方知吴氏兄弟不好对付。宗弼率残部退回凤翔分兵屯田,作长久打算,数年间不敢轻易攻打入蜀门户仙人关。此役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对巩固南宋半壁江山也是至关重要。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503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