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三皇庙
0 赞数:0 #道教场所#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沈阳三皇庙位于大东区天后宫路的北面,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为坐北朝南的两进院落,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原有山门、门房、正殿、东西配房等建筑,2012年当地启动对三皇庙遗址的保护性修复工作,现已成为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来正殿里的神座上面供奉着中国远古时代的三皇,中正中供着伏羲,左面为神农,右面为轩辕,在神座的两旁,侍立着历代神明和各业的祖师爷,其中有财神、瘟神、火神、子孙娘娘、鲁班、蔡伦、华佗等侍立的塑像有高有矮,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都塑造的栩栩如生。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沈阳三皇庙遗址位于大东区天后宫路的北面,原二十六中学的东端。

景点景观

沈阳三皇庙遗址位于大东区天后宫路的北面,原二十六中学的东端,据史料记载,该庙宇筑有较高的青砖院墙,高大山门前有条石砌筑的数级石阶。东、西配殿各3间,正殿5间。它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为坐北朝南的两进院落,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原有山门、门房、正殿、东西配房等建筑。正殿五楹,有红色立柱,衬着六角形镶嵌花格窗的双扇门,门前有五级台阶。原来正殿里的神座上面供奉着中国远古时代的三皇,中正中供着伏羲,左面为神农,右面为轩辕,在神座的两旁,侍立着历代神明和各业的祖师爷,其中有财神、瘟神、火神、子孙娘娘、鲁班、蔡伦、华佗等侍立的塑像有高有矮,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都塑造的栩栩如生。

历史沿革

清末沈阳著名文人缪东霖(润绂)在他的《沈阳百咏》中,就有一首描写三皇庙庙会的诗,诗中写道:“艳说蟠桃会众仙,三皇庙里醵开筵。先生破费知多少,两串青青算命钱”。可见清末时三皇庙也算是个比较热闹的地方。

清末光绪年间,这里一度成为了义和团和红灯照的驻地。

民国初年,这里曾为禁烟公所。

又因天后宫失火后,福建的商人就把这里作为了福建旅奉同乡事务所的办公地点。

1931年,三皇庙连同1905年毁于火灾的原天后宫一起都变成了辽宁省省立第十四小学。

1934年,易名为奉天市立第十九两级小学。

1935年,又改为天后宫两级小学。

1947年,改为沈阳市私立济民两级中学。

1952年,命名为沈阳市二十六中学。

2009年,沈阳二十六中学迁出。

2012年,复建沈阳三皇庙附属建筑。

2013年,沈阳市政府公布为沈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957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