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铜鱼
0 赞数:0 #动物#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北方铜鱼,是鲤科铜鱼属的淡水鱼类,俗名鸽子鱼、黄头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淡水鱼类。其体长粗壮,前端圆筒形,尾柄部高且侧扁,体背呈古铜色,腹部银白略带黄;头部较小,吻尖而突出,口下位,马蹄形,有长须一对。北方铜鱼分布于黄河水系等,被划分为中下层淡水鱼类之列,喜栖息于水底砂石,肉食性;幼鱼主要以其他鱼类的卵和苗为食,成鱼则以底栖动物为食。其生长速度较快,肉质细嫩,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北方铜鱼已成为濒危物种。
  • 中文学名: 北方铜鱼
  • 拉丁学名: Coreius septentrionalis (Nichols),1925
  • 英文名: Northernbronze-gudgeon
  • 别称: 鸽子鱼,沙嘴子,尖嘴水密子,黄头鱼(古名)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硬骨鱼纲
  • 目: 鲤形目
  • 科: 鲤科
  • 亚科: 鮈亚科
  • 属: 铜鱼属
  • 分布区域: 黄河水系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北方铜鱼,是鲤科铜鱼属的淡水鱼类,俗名鸽子鱼、尖嘴、沙嘴子、黄头鱼,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体长,粗壮,前端圆筒形,尾柄部高,稍侧扁。头小,稍平扁,头后背部稍隆起。口马蹄形,略宽。唇较发达,口角处稍游离。须1对,粗长。眼小。胸、腹、尾鳍基部具有不规则排列的小鳞片。体轻灰略带黄色,体侧具青紫色斑,腹部银白色略带黄,背鳍灰黑色,其它鳍灰黄色。

北方铜鱼分布于黄河水系等,被划分为中下层淡水鱼类之列,喜栖息于水底砂石,肉食性,多食小型底栖动物。通常成群活动,在冬季,往往潜伏于深水处的岩石下或深沱里,等到开春,便洄游产卵。喜欢在浑浊的深水区觅食。幼鱼主要以其他鱼类的卵和苗为食,成鱼则以底栖动物为食。

北方铜鱼生长速度快,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是中国内陆水域中有待开发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但是由于过度捕捞和水利建设等因素,其天然资源急剧下降,种群已处于濒危状况,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生长与分布

分布

分布于黄河水系,以兰州、宁夏的青铜峡一带的中上游河段为多。主要分布在甘肃靖远至宁夏中卫一带约200公里的黄河河段。

形态及特征

体长,粗壮,前端圆筒形,尾柄部高,稍侧扁。头小,稍平扁,头后背部稍隆起。吻尖而突出。口下位,马蹄形,略宽。唇较发达,口角处稍游离。须1对,粗长,末端超过前鳃盖骨的后缘。鼻孔大于眼径。眼小。侧线鳞55-56个。胸、腹、尾鳍基部具有不规则排列的小鳞片,背、臀鳍基部具鳞鞘。背鳍位于体中央的前部;胸鳍宽长,但不达腹鳍基;尾鳍上叶略长。体轻灰略带黄色,体侧具青紫色斑,腹部银白色略带黄,背鳍灰黑色,其它鳍灰黄色。

生活习性

北方铜鱼为中下层淡水鱼类,喜欢栖息于河湾及底质多砾石、水流较缓慢的水体中。常成群活动。冬季潜伏于深水处的岩石下或深沱中,开春溯游产卵。生殖期为5-7月,成小群或不分群产卵,卵沉性,但可随水漂流发育。9-10月份退至下游。幼鱼食其它鱼类的卵和苗,成鱼主食底栖动物,亦食水生昆虫、小鱼虾、植物碎屑、谷物、小螺蚌等,多在混浊的深水区觅食。繁殖期间仍保持一定的摄食强度。

价值及其他

现状

北方铜鱼原来在黄河上游数量较大,且个体较大,体长25~30厘米,腹部肥大,眼睛小,全身淡红、鲜亮,泛出银白色光泽。富含脂肪,味特肥美,是宁夏、内蒙、甘肃、陕西、山西黄河沿岸等地的珍贵经济鱼类,称“黄河鸽子鱼”,以靖远一带最多。近年来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至今已处于濒危状态。

保护等级

一方面长期无节制的开发,严重捕捞过度,导致资源急剧下降;另一方面三门峡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阻断了北方铜鱼的洄游通道,加之水文条件的改变,影响产卵场的生境;诸多因素综合导致其现今处于濒危状态。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鱼类》:濒危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民间传说

“天上的(天)鹅肉,山里的鸡,比不过黄河鸽子鱼”。这是宁夏流传着的一句赞美鸽子鱼的佳话。

关于鸽子鱼,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永新乡观音崖(ai)的岩壁上,居住着许多美丽善良的鸽子,但他们都被贪婪、凶恶、狠毒的鸽妖统治着。每年收获季节,鸽妖就驱使鸽子们将田里的粮食衔到山洞里贮藏起来,供他享用挥霍。一年黄河泛滥,庄稼颗粒无收,第二年开春以后,农民没有种子无法下种,男女老幼呼天喊地,一片凄凉的哭声。这时,一对美丽的鸽子看到人间的不幸,于是,带领鸽群把岩洞里的粮食衔出来,撒到田间。人们得救了,但是这对鸽子遭到了残害,他们奋力搏斗,最后还是被打得遍身伤痕。他们宁死不屈,双双投入滔滔黄河水,变成了一对美丽的鸽子鱼,一条红的,一条白的。现在粉红透白的鸽子鱼就是它们的后代。

鸽子鱼又名“宫廷鱼”,相传是专供皇宫食用的。黄河鸽子鱼属鲤科,体长八九寸,肉质洁白细嫩,鳞稀刺少,清蒸后醇香扑鼻,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醒酒的作用,故为宴席上的珍品,在清代是朝廷进贡的贡鱼。

鸽子鱼形似鲤,但其头小腹大,眼小而带红圈,体窄嘴尖,胸腹侧各有一根对称的硬鳍,形同“十字”,背部褐色,腹泛白色,侧看活像一只可爱的鸽子。鸽子鱼数量很少,又生活在河水湍急的峡谷水流中,捕捞很难,上市极少,因此,越显得名贵。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88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