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排坐
0 赞数:0 #歌曲#
《排排坐》是一首历史悠久的童谣,其创作年代与作者已无从考证。这首歌曲以“排排坐”为引子,通过整齐划一的诵念,吸引孩子们纷纷加入游戏。他们或坐在凳子上排成整齐的队伍,或以此歌谣为乐,分享着各自带来的果物,乐在其中。这首童谣不仅在赣南、闽西、粤东等客家大本营广为流传,还远播至台湾、广西以及南洋等客家地区,成为连接客家人情感与记忆的纽带。
  • 中文名: 排排坐
  • 类型: 童谣
  • 语种: 普通话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排排坐》是一首童谣,创作年代不详,作者不详。童谣分为五则,第一、第二则《排排坐》流传最广,主要遍及赣南、闽西、粤东客家大本营,还远远传播到台湾、广西以及南洋等客家地区。

内容介绍

作品原文

排排坐

(一)

排排坐,唱山歌。①

爷打鼓,子打锣,②

新妇灶背炒田螺。③

田螺壳,

刺到家官脚,④

家官呀呀叫,

新妇哈哈笑。

(二)

排排坐,唱山歌。

阿哥打鼓,老娣打锣,⑤

阿姆来烧火,⑥

大嫂灶背炒田螺,

老妹来把山歌唱,

阿公阿婆听去背驼驼。⑦

(三)

排排坐,吃果果。

猪拉柴,狗透火,⑧

猫公担凳姑婆坐,坐烂屎尻冇怨我。⑨

(四)

排排坐,杀鹅鹅,

鹅担水,鸭洗菜,

磨快刀子割韮菜。

(五)

排排坐,分苹果,

你一只,涯一只,⑩

哥哥出门留一只。

作品注释

①排排坐:一个挨着一个坐成一排。

②爷:父亲。

③新妇:又作“新媍(音fù)”,儿媳妇。台湾客家多写作“辛臼(音jiù)”、“新臼”。

④家官,儿媳妇对丈夫父亲的称呼。

⑤老娣:弟弟。

⑥阿姆:母亲。姆,普通话读作mǔ,客家话应读作méi。

⑦背驼驼:驼背的样子。

⑧透火:烧火。

⑨担凳:端凳子。

屎尻:又作“屎朏(音kū)”,屁股。尻,音kāo。

⑩涯:客语第一人称代词,我;读音近“艾”。

歌曲歌词

排排坐儿歌

词:匿名

曲:徐刚记

歌词大意:

排排坐吃果果

幼儿园里朋友多

朋友多

好唱歌

唱歌跳舞

真快活

粤语儿歌排排坐

粤语儿歌排排坐歌词:作者:韦然

排排坐 吃果果  你一个来我一个  大家快乐 笑呵呵  弟弟妹妹哟  请你快些来  我哋排排坐 吃果果  我哋排排坐 笑呵呵  李子鲜甜苹果又大个  橙子金黄最好吃是菠萝  香蕉葡提荔枝龙眼靓  密瓜清润我请你共赏  我哋排排坐 吃果果  你一个来我一个  大家快乐笑呵呵  你一个来我一个  大家快乐 笑呵呵  弟弟妹妹哟  请你快些来  我哋排排坐 吃果果  我哋排排坐 笑呵呵  李子鲜甜苹果又大个  橙子金黄最好吃是菠萝香  蕉葡提荔枝龙眼靓  密瓜清润我请你共赏  我地排排坐 吃果果  你一个来 我一个  大家快乐 笑呵呵  你一个来 我一个  大家快乐 笑呵呵

鉴赏评价

第一、第二则《排排坐》流传最广,所遍及地区除了赣南、闽西、粤东客家大本营,还远远传播到台湾、广西以及南洋等客家地区。

童谣以“排排坐”起兴,随着小伙伴们一遍一遍地整齐诵念,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参与到游戏中去。一个一个像模像样地坐在凳子上,排成一排、两排,或纯粹以歌谣作为玩具,或分享着各自带来的果物,兴致越来越浓。

客家人爱吃田螺,其历史文献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宋朝于都人邓德明的《南康记》。里面有这么一段记述:“有一少女,采螺为业,夜宿于江边亭间,群螺啖其肉,后遂称此亭为螺亭。”前二则《排排坐》均以新妇或大嫂灶背钞田螺作为叙事的中心,第一则更加逗趣一些,第二则突出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景象。

“变形”作为一种表现手法,特指民间歌谣在流传过程中的再创作。随着客家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大迁移,客家人的生存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客家聚居的地域更加广泛。随着与迁入地土著文化交、融合的不断深入,客家传统文化必然发生演变。童谣的变形,正是客家文化多样性、多元化的结果。

第三则《排排坐》主要流传于粤北客家地区。这则童谣显然由儿童自己创作的成分多一些,童话色彩浓郁,更适合小伙伴们相互逗乐、游戏。猪拉柴、狗透火、猫公担凳,这些动物忙于家务,热情洋溢,显然是为了迎接小孩心中最亲切的亲人——姑婆的到来。表面上是动物们在忙活,实际上应该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急于在姑婆面前表现得“勤快”一些,以赢得姑婆的赞赏,小朋友心中的“小九九”(盘算)不外乎如此,简单,甚至透明。末尾一句“坐烂屎尻冇怨我”,虽然语出平俗,确让人禁不住大笑。儿童“得了便宜又卖乖”的天性,跃然纸上,鲜活无比。

第四、第五则主要流传于赣南的宁都、石城一带。

第四则与第三则主题一样,均以客人到来为叙事中心。“排排坐”起兴,接着描写杀鹅待客的繁忙景象。孩童自己一时忙不过来,于是便有了“鹅担水,鸭洗菜”的想象。表面看来,那头在杀鹅,这头的鹅却还帮你的手,又前后矛盾之嫌。实际上,无论被杀用来待客,还是帮家里担水,鹅都和主人一样无比热情,不惜一切,目的就是要让客人宾至如归,甚至受宠若惊。更何况在小朋友看来,鹅多半是儿童自己放养的,爱让你担水你便挑水,爱让你受死你便成为客人和家人桌上的美味佳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在第四则《排排坐》里表现得实在是淋漓尽致,生动有趣。

第五则以分苹果作为叙事中心,生成的时间应该比较迟,并且文人创作的成分多一些,然而却同样富有文学魅力。歌谣韵律整齐,节奏明快。客家童谣一贯强调德育的宣教,让孩子们在娱乐、嬉戏的同时,接受客家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则《排排坐》主要灌输均等思想和友爱精神。“你一只,涯一只”,人人有份,大家欢喜,即使已经出门去、不在家中的哥哥,也要留给他一只,着实令人欣慰。“好东西要分享”之类的教导,孔融让梨故事的一代代相传,无不让客家儿童的友爱精神得到培养和强化。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360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排排坐】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本站不提供观看和下载,请支持正版!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