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盲蛇
0 赞数:0 #动物#
马达加斯加盲蛇,也被称为格氏异盲蛇或异盲蛇,是异盲蛇科异盲蛇属中的唯一一种,是马达加斯加的特有物种,仅分布在其北部地区的Baie de Sakalava。马达加斯加盲蛇是一种穴居爬行动物,体形细而长,长度大约为25厘米,粗细如铅笔。马达加斯加盲蛇是罕见的专以昆虫为食的蛇类,它们利用高度发达的嗅觉去寻找蚂蚁和白蚁巢穴。
  • 中文学名: 马达加斯加盲蛇
  • 拉丁学名: X.grandidieri
  • 别称: Xenotyphlops mocquardi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爬行纲
  • 亚纲: 双孔亚纲
  • 目: 有鳞目
  • 亚目: 蛇亚目
  • 科: 盲蛇科
  • 属: 异盲蛇属
  • 种: 马达加斯加盲蛇
  • 分布区域: 它仅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北部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马达加斯加盲蛇(Xenotyphlops mocquardi)是马达加斯加岛上生活的15种不同种类的盲蛇之一,这种盲蛇将盲视程度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它是一种穴居爬行动物,体形细而长,长度大约为25厘米,粗细如铅笔。如果它们没有张开嘴巴或正好处于运动状态,人们往往难以分辨出它们的头部和尾部。然而异盲蛇曾仅有一个模式标本,且有近100年未被再次发现。直至2007年,一种新的异盲蛇品种莫氏异盲蛇(学名:X.mocquardi)被发现,但于2013年的研究证实莫氏异盲蛇实则是格氏异盲蛇的同种异名。这一结果使得格氏异盲蛇成为了异盲蛇科的单型种。所以马达加斯加盲蛇其实就是格氏异盲蛇(X.grandidieri)。

形态及特征

长度一般都在25里面,铅笔粗细,和其他盲蛇一样,都是比较小的那种。

生活习性

格氏异盲蛇是马达加斯加的特有种,仅分布在其北部的Baie de Sakalava。它们被发现于靠近海岸的森林或灌木林的沙丘中,其栖息地可能位于潮湿的低地森林中。本质上讲,马达加斯加盲蛇并不是没有眼睛。它们对光很敏感,总是在试图避开光线。当被弄到地面上之后,它们会立即挖洞返回地下。马达加斯加盲蛇和它们的盲蛇近亲们,是罕见的专以昆虫为食的蛇类。它们利用高度发达的嗅觉去寻找蚂蚁和白蚁巢穴。

价值及其他

起源

实际上被发现过两次,一次是1905年。此后一直未能再次发现,直到一百年以后才再次发现这种蛇类。科学家们认为,马达加斯加盲蛇早在1.55亿年前马达加斯加岛还是冈瓦纳大陆一部分的时候就已从其祖先种属中进化分离出来。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59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