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合欢
0 赞数:0 #合欢#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海南合欢为豆科合欢属的落叶乔木,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海南等地,在越南、老挝等地也有分布。海南合欢高约10米,小枝上有显著的皮孔,头状花序由数至10余朵小花组成,这些小花再排成圆锥花序,整体被一层锈色短柔毛覆盖;总花梗长5-25毫米;花朵呈现淡黄色,散发出芳香。此外,海南合欢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 中文学名: 海南合欢
  • 拉丁学名: Albizia attopeuensis(Pierre)Nielsen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木兰纲
  • 目: 豆目
  • 科: 豆科
  • 属: 合欢属
  • 种: 海南合欢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海南合欢(Albizia attopeuensis (Pierre) Nielsen)为豆科合欢属的植物。别名:刘氏合欢,分布在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等地,多生于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生长与分布

生长环境

生长于林中。

分布范围

主产于中国海南,越南、老挝亦有分布。

形态及特征

落叶乔木,高约10米,小枝上有显著的皮孔。二回羽状复叶;羽片1对,长10-15厘米,小叶及羽片着生处均有腺体;小叶2-4对,很少1对,革质或近革质,长圆形或长卵形,长5-10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至阔楔形,稍不等侧,仅下面脉上被微柔毛,网脉两面均凸起;小叶柄长5-7毫米,被短绒毛。头状花序有花数至10余朵,再排成圆锥花序,被锈色短柔毛;总花梗长5-25毫米;花淡黄色,芳香,无梗;花萼管状,长2-2.5毫米,裂齿短,卵状三角形,外面密被短柔毛;花冠漏斗状,长8-10毫米,裂片长圆形;雄蕊30-40枚,花丝长约3厘米,基部合生成管;子房线形,长约3.5毫米。荚果长圆形,长10-15厘米,宽3-4厘米,扁平,无毛,不裂;种子9-12颗,椭圆形,黑褐色。花期2-6月;果期6-10月。

价值及其他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241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