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
0 赞数:0 #趣味成语#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欢天喜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元代王实甫所作的戏剧《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其它古代著作中也有出现,如施耐庵的《水浒传》、冯梦龙的《喻世明言》、曹雪芹的《红楼梦》等。该成语意思是形容非常高兴、快乐。其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例句:年末一到,四处可见挂满灯笼的店家,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
详细介绍 PROFILE +

欢天喜地,汉语成语,拼音是:huān tiān xǐ dì,形容非常高兴。出自《西厢记》。

释义

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例句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我现将著夫人诰欶,县君名称,怎生待欢天喜地,两只手儿亲付与他。”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二折:“往常时见我来,便欢天喜地;今日见我来,甚是烦恼。”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两个小头目听了这话,欢天喜地,说道:“好了,众人在此少待一时。”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欢天喜地,都依允了,便将两山人马点起,收拾了财务,待要起身。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三巧儿叫买办的,把三分银子打发他去,欢天喜地上楼去了。真所谓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正待要欢天喜地指日成亲。只见补阙拾遗等官,为选举不公,交章论劾吏部尚书。”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欢天喜地,独有宝玉置若罔闻。”

清·曹雪芹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出来,不似往日欢天喜地的,叫了平儿,唧唧咕咕的不知说了些什么。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一回:糊涂人多,那里较量得许多。我说,倒不如小人家人少,虽然寒素些,倒是欢天喜地大家快乐。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回:包公拜别了李老爷后,又嘱咐一番。包兴此时欢天喜地,精神百倍,跟了出来,只见李保牵马坠镫。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一句话把他老人家提醒,说说笑笑,依旧欢天喜地起来。

《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偶有一个狡猾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

词语辨析

【近义词】:欢欣鼓舞

【反义词】:切肤之痛、哀痛欲绝、愁眉苦脸、涕泗横流、悲痛欲绝、摧心剖肝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86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