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御窑景区 江西省景德镇市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区
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历史遗存丰富,包括明清时期御窑厂窑业遗迹、窑炉遗迹、墙体、道路遗迹、古井、古树、窑业堆积遗迹、衙署建筑及其它附属建筑遗迹。景区已清理出明代及清末民初葫芦形窑炉等遗迹,出土了一大批元代、明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等时期的落选御用瓷器碎片。游客可参观景德镇御窑厂历史陈列馆、景德镇御窑工艺博物馆、景德镇官窑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明代窑炉遗迹保护房、珠山北麓遗址保护房,明代御窑厂窑工童宾(佑陶灵祠)、清代御窑厂督陶官唐英(碑廊与唐英广场)几大主要景点。
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基本信息

明清两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景德镇珠山开办了皇家御器厂,派宦官督造押运。清代沿用同样方法,只是把御器厂改为御窑厂,督造也改派有品级能办差的官员担任。这样从明洪武二年即1369年一直到清宣统二年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皇家御窑厂这家中国首屈一指的“国营企业”,历经两朝27帝,足足开办了542年。

在近六个世纪的岁月里,御窑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建有衙署、作坊、窑房以及附属的祠、庙、亭、阁等。这里集中了最优秀的人才,最精湛的技艺,最精细的原料,最充足资金,造出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瓷器,成为真正的无价之宝。御窑厂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瓷国皇冠上的明珠。

御窑厂位于珠山中路北侧的老城区中心地带,包括龙珠阁周边地区和市政府原办公大院及宿舍区、居民民宅等区域,其占地面积13.1公顷,约为196亩,13.8万平方米,其中重点保护范围5.43万平方米。地下埋藏文物丰富,是我国唯一一处能全面系统反映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

御窑厂是明、清两代御用瓷器的专门制造场所,代表了明、清时期中国陶瓷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现存遗址及其背景环境是研究御窑厂历史沿革、管理制度、烧造工艺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御窑厂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首批国家重点支持的100项大遗址、国家首批公布的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国家十二五大遗址重点保护展示工程、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872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