踉踉跄跄
0 赞数:0 #趣味成语#
踉踉跄跄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其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该成语结构为联合式,通常作状语;形容走路的样子。近义词有跌跌撞撞、左摇右晃、晃晃悠悠、摇摇晃晃,反义词有健步如飞、四平八稳、稳稳当当、凌波微步……
详细介绍 PROFILE +

踉踉跄跄,汉语成语,读音是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出自《水浒传》。

成语辨析

反义词:健步如飞,四平八稳,稳稳当当。

近义词:跌跌撞撞,左摇右晃,晃晃悠悠,摇摇晃晃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状语;形容走路的样子。

示例

1、他因为患小儿麻痹症,走起路来~的。

2、他~、跌跌爬爬地往家走(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看那大叔~的样子,一定是喝醉了。

4、他由于从小就患有腿疾,走路摇摇晃晃,~的。

5、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俞良又去赶趁,吃了几碗饿酒。直到天晚,酩酊烂醉,踉踉跄跄,到孙婆店中,昏述不醒,睡倒了。”

6、《隋唐演义》第八十回:“当下国桢出得门来,已是傍晚的时候,踉踉跄跄,走上街坊。”

7、《精忠岳传》第三十二回:“立起身来,踉踉跄跄,走下大堂。”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706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