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力学
0 赞数:0 #专业书籍#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分析力学》是拉格朗日利用数学中的变分原理所写的一本关于力学的著作。全书用数学分析形式写成,没有一幅图,故名《分析力学》。拉格朗日在这本《分析力学》中,提出了大量的新概念:广义坐标,拉格朗日函数等等,总结了欧拉,达朗贝尔等人的物理思想,创立了分析力学,改变了近千年的物理学的形式。本书可供从事数学、物理、物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作为参考。
  • 中文名: 分析力学
  • 类型: 物理学
  • 作者: 约瑟夫·拉格朗日
  • 发行/播出时间: 1788年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拉格朗日力学,分析力学中的一种,由拉格朗日在1788年建立,是对经典力学的一种的新的数学表述。经典力学,最初的表述形式由牛顿建立,它着重分析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矢量间的关系,又称为矢量力学。拉格朗日引入了广义坐标的概念,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得到和牛顿第二定律等价的拉格朗日方程。但拉格朗日方程具有更普遍的意义,适用范围更广泛。并且,选取恰当的广义坐标,可以使拉格朗日方程的求解大大简化。

定义

拉格朗日力学是分析力学中的一种,于1788年由约瑟夫·拉格朗日所创立。拉格朗日力学是对经典力学的一种的新的理论表述,着重于数学解析的方法,是分析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力学系统由一组坐标来描述。比如一个质点的运动(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由x,y,z三个坐标来描述。一般的,N个质点组成的力学系统由3N个坐标来描述。力学系统中常常存在着各种约束,使得这3N个坐标并不都是独立的。力学系统的独立坐标的个数称之为自由度。对于N个质点组成的力学系统,若存在m个约束,则系统的自由度为

S=3N−m

哈密尔顿量H可以通过对拉格朗日量进行勒让德变换得到。哈密尔顿量是经典力学的另一种表述哈密尔顿力学的基础。拉格朗日量可以视为定义在所有广义坐标可能值组成的组态空间的切丛上的函数,而哈密尔顿量是相对应的余切丛上的函数。哈密尔顿量在量子力学中到处出现(参看哈密尔顿量(量子力学))。

1948年,费曼发明了路径积分表述,将最小作用原理扩展到量子力学。在该表述中,粒子穿过所有可能的始态和终态的所有路径;特定终态的概率是所有可能导向它的轨迹的概率之和。在经典力学的范围,路径积分表述简单的退化为哈密尔顿原理。

作者介绍

约瑟夫·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1736~1813)全名为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领域中都有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尤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其他信息

坐标

在矢量力学中,约束的存在体现于作用于系统的约束力。约束力引入额外的未知量,通常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但若能选取适当的s个完全满足约束条件的独立坐标,则约束不再出现于问题中,只需要求解关于s个未知变量的方程,使问题得以大大简化。这样的s个坐标不再局限于各质点的位置坐标,而可以是任何能描述系统的几何参量,因此称为“广义坐标”。

假设

拉格朗日力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具有n个自由度的系统,其运动状态完全由n个广义坐标及它们的微商(广义速度)决定。或者说,力学系统的运动状态由一个广义坐标和广义速度的函数描述:

这个函数称为拉格朗日函数或拉格朗日量。

拉格朗日方程

拉格朗日力学中,运动方程由一个二阶微分方程(拉格朗日方程)给出:

其中Q为所对应的非保守的广义力。 拉格朗日方程的地位等同于牛顿力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但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概念拓展

哈密顿量 可以通过对拉格朗日量进行勒让德变换得到。哈密顿量是经典力学的另一种表述哈密顿力学的基础。拉格朗日量可以视为定义在所有广义坐标可能值组成的组态空间的切丛上的函数,而哈密顿量是相对应的余切丛上的函数。哈密顿量在量子力学中到处出现(参看哈密顿算符 (量子力学))。

1948年,费曼发明了路径积分表述,将最小作用量原理扩展到量子力学。在该表述中,粒子穿过所有可能的始态和终态的所有路径;特定终态的概率是所有可能导向它的轨迹的概率之和。在经典力学的范围,路径积分表述简单的退化为哈密顿原理。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398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分析力学】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本站不提供观看和下载,请支持正版!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