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0 赞数:0 #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所做的一首爱情词,这首词描写作者和他的青梅竹马的表妹在皇宫里见面的情景。词的上片侧重静态的刻画,写出了少女外貌的美丽动人;下片侧重于动态的摩画,将其一刹那间复杂娇羞的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生动感人,是纳兰性德爱情词的艺术高峰之一。
  • 中文名: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 类型:
  • 作者: 纳兰性德
  • 创作时间: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是清代词人作纳兰性德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作者和他的青梅竹马的表妹在皇宫里见面的情景,词的上片侧重静态的刻画,写出了少女外貌的美丽动人,下片侧重于动态的摩画,将其一刹那间复杂娇羞的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生动感人,是词人爱情词的艺术高峰之一。

内容介绍

作品原文

减字木兰花1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2,斜溜鬟3心只凤翘4。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5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6叩玉钗。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1.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

2.小晕红潮:谓脸色微微泛起了红晕。

3.鬟(huán):发。

4.凤翘:古代女子凤形的头饰。

5.直为:只是由于。凝情:深细而浓烈的感情。

6.回阑:曲折的栏干。阑,同“栏”。

白话译文

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轻颤。容颜娇羞而红润,凤翘斜插在你的鬟间。

等到想要低声唤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别人看见。想要一诉离愁,可你已转过身去,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

背景介绍

校文所列《精选国朝诗余》异文,可见此词之初稿面貌。煞拍原作“选梦凭他到镜台”,“选梦”,沈宛之号,并为沈氏词集名,此词并渊沈氏而作。“镜台”亦用温峤娶妇典故,正切容若纳沈氏为妾事。沈宛自江南来京师,成、沈结缡,在康熙二十三年(1683年)、二十四年(1884年)交岁之际,词之作期,大略可知。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清朝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词。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辑有《全唐诗选》、《词韵正略》。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于寒疾,年仅三十一岁。被王国维称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

鉴赏评价

文学赏析

这首词以精炼的笔触,描摹了一位多情的可爱的少女的形象。词的上片侧重静态的刻画,写出了少女外貌的美丽动人。下片侧重于动态的摩画,将其一刹那间复杂娇羞的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生动感人。

上阕开头四字便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紧扣心弦,相爱者偶然相遇,心事却难以诉说,只能四目交投,默默远走的场景。这种神态,恰是人物内心矛盾的真切表达,尽见苦闷之状。第二句通过细节描写写情人貌美好像一朵带露的芙蓉一样摇曳生姿,后二句是描摹美人突然间脸飞红晕,抖动的玉钗泄露了心事。恰是一幅静态人物素描。下阕承接上文:乍一相逢,再难见面,“待将低唤”,可是声音还未出口,又咽了回去。只因“恐人见”。可如此分开又心存不甘,于是抓紧时间,转过回廊,在不显眼的地方轻叩玉钗。这暗示的举动,在满是温情的心中又深蕴着万般无奈的凄苦,那是心上不变的暗号。

这首词在艺术性上的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塑造了一个含羞少女的形象。先写肖像,她是那么可爱,简直就是一朵带雨滴的荷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就更加妩媚迷人。乍一相逢,机会难得,有多少话要互相诉说,但又怕别人看见,只好匆匆离开。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少女轻叩玉钗的举动,不是轻佻,而是少女内心复杂活动排解矛盾后做出的重大决定,即情定终生。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女复杂的内心世界。

名家点评

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施议对《纳兰性德集》:词章所歌咏,只是一种状态。相逢不语及轻叩玉钗两种状态。若有本事,又无本事,亦明亦暗,转眼无迹,但却在具体状态的敷衍、陈列过程,得以清晰呈现,即本色词特有的言情手段,宜细加品赏。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7939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本站不提供观看和下载,请支持正版!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