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镀金钮银罐
0 赞数:0 #历史文物#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明代镀金钮银罐,通高15.5厘米,腹径17.5厘米,壁厚0.2厘米;1969年杭州净寿塔院(净慈寺)出土,现收藏于杭州博物馆。这件金钮银盖罐是特别制作用于存放大师灵骨的,乃是佛门圣物。其宝瓶钮鎏金,形似花蕾,表面饰有覆莲、如意等纹饰。盖面弧形隆起,饰如意云肩纹与重瓣覆莲纹各一周,盖内壁墨书题记:外圈书“万历岁在丁未佛成道日大壑藏并记”,内圈书“智觉大师灵骨钵”。
详细介绍 PROFILE +

镀金钮银罐,明,尺寸:通高15.5厘米,腹径17.5厘米,壁厚0.2厘米。1969年7月8日杭州净寿塔院(净慈寺)出土。杭州博物馆藏。

这件银盖罐,宝瓶钮鎏金,形似花蕾,表面饰有覆莲、如意等纹饰。盖面弧形隆起,饰如意云肩纹与重瓣覆莲纹各一周,盖内壁墨书题记:外圈书“万历岁在丁未佛成道日大壑藏并记”,内圈书“智觉大师灵骨钵”。罐体圆鼓腹,平底,圈足外撇。腹部满饰四重仰莲纹,圈足足墙饰覆莲纹。

文物历史

明万历年间,智觉大师的灵骨被重新发现,这件金钮银盖罐特别制作用于存放大师灵骨,是佛门圣物。智觉大师即永明延寿,五代时期著名僧人,俗姓王,浙江钱塘人。自小与佛教有缘,年三十随龙册寺翠岩法师出家为僧。后到天台山天柱峰参访法眼宗的嫡传德韶,有所觉悟。宋建隆元年(960)受到吴越忠懿王钱弘俶的邀请,复兴灵隐寺,第二年驻永明禅寺(今杭州净慈寺)任第二任住持,直至灭度。大师以禅净融通法相、三论、华严、天台等各宗派教义,并主张“祖佛同诠”、“禅教净一体”的思想,为此后中国佛教的发展开创了新风,也为禅教一致、性相融合的中国佛教大趋势提供了理论准备。大师以一心为宗,倡万善奉行,最后归心净土,被后人尊为净土宗的六祖。其一生著述甚多,有《宗镜录》一百卷、《神栖安养赋》等六十余部。太平兴国元年(976)门人立其塔于大慈山,并建塔院以为永记,宋太宗赐塔院匾额曰“寿宁禅院”。

文物特征

尺寸:通高15.5厘米,腹径17.5厘米,壁厚0.2厘米。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461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