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金丝楠木塔
0 赞数:0 #历史文物#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金丝楠木塔,造于清代初期,原本一直放在北京故宫的慈宁宫大佛堂里,是乾隆皇帝给他的母亲孝圣皇太后钮祜禄氏(贵妃甄嬛的原型)七十大寿的礼物,现藏于洛阳博物馆。木塔周身深棕色,高约6米,重量近4吨,八面三级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除铜雕菩萨外,其它部位均为金丝楠木。金丝楠木历来就是木料中的极品,价格贵比黄金。整个佛塔雕刻手法多种多样,都是榫卯工艺,不用一颗铁钉子,可称得上佛教艺术之瑰宝。
详细介绍 PROFILE +
买购网原创图片,未经许可不能转载,版权声明 反馈

清代金丝楠木塔,宛如一座从天而降的佛国圣殿,散发着神圣而庄严的气息。它采用极品金丝楠木制作而成,木材的芬芳仿佛是来自佛国的天香,沁人心脾。高约6米的塔身,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重量近4吨的它,沉稳而庄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八面三级重檐的设计精巧绝伦,每一层檐角都悬挂着清脆的风铃,微风拂过,铃声悠扬,仿佛是佛国的天籁之音。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菩萨们神态各异,或慈祥微笑,或闭目沉思,仿佛在为世间众生祈福。整座佛塔雕刻手法多样,浮雕、圆雕、透雕等技艺运用得炉火纯青。全部采用榫卯工艺,不用1颗铁钉,却能如此稳固精美,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珍品。它凝聚着清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对佛教的虔诚之心,是艺术与信仰的完美结合。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38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