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的逆向祈祷
0 赞数:0 #故事#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弗雷·哈代,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分析学家。有一次,弗雷·哈代要从丹麦坐船回英国,到了码头才发现已经没有大船了,坐小船穿越北海风险很大,于是同行的乘客都分分向上帝祈祷平安。哈代没有祈祷,只是写了一张明信片寄给丹麦数学家哈那德·玻尔。波尔收到信后大吃一惊,信上只写了一句话:“我证明了黎曼猜想。”哈代平安回到应该后,才向波尔解释原因。其实他并没有证明黎曼猜想,但如果他坐的船失事了,大多数人会相信他证明出了黎曼猜想,只是不幸在海难中逝世。作为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G.H.哈代想如果上帝真的存在,就不会让船失事,让哈代平白获此如此巨大的荣誉。于是他就开了这个“逆向祈祷”的玩笑。
  • 中文名: 哈代的逆向祈祷
  • 类型: 故事
详细介绍 PROFILE +

哈代(Hardy,Godfrey Harold,1877年2月7日-1947年12月1日)是英国的大数学家,被公认为是他所处时代的英国纯粹数学的领导人,卢昌海所著《黎曼猜想漫谈》开头记载了大数家哈代的一则故事。

Hardy的明信片

让我们从一则小故事开始我们的黎曼(Riemann)猜想漫谈吧。故事大约发生在八十年前,当时英国有位很著名的数学家叫做Godfrey Hardy(1877-1947),在我看来他是两百年来英国数学界的一位勇者。为什么说他是勇者呢?因为在十七世纪的时候,英国数学家与欧洲大陆的数学家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论战的主题是谁先发明了微积分。论战所涉及的核心人物一边是英国的科学泰斗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另一边则是欧洲大陆(德国)的哲学及数学家莱布尼兹(Gottfried Leibniz, 1646-1716)。这场论战打下来,两边筋疲力尽自不待言,还大伤了和气,留下了旷日持久的后遗症。自那以后,许多英国数学家开始排斥起来自欧洲大陆的数学进展。一场争论演变到这样的一个地步,英国数学界的集体荣誉及尊严、Newton 的赫赫威名便都成了负资产,英国的数学在保守的舞步中走起了下坡路。

这下坡路一走便是两百年。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在复数理论还被一些英国数学家视为是来自欧洲大陆的危险概念的时候,土生土长的英国数学家哈代却对来自欧洲大陆(而且偏偏还是德国)、有着复变函数色彩的数学猜想——黎曼猜想——产生了浓厚兴趣,积极地研究它,并且——如我们将在后文中介绍的——取得了令欧洲大陆数学界为之震动的成就,算得上是勇者所为。

当时哈代在丹麦有一位很要好的数学家朋友叫做哈拉尔德·玻尔(Harald August Bohr, 1887-1951),他是著名量子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 1885-1962)的弟弟。小玻尔对黎曼猜想也有浓厚的兴趣,曾与德国数学家艾德蒙·朗道(Edmund Landau, 1877-1938)一起研究黎曼猜想。哈代很喜欢与玻尔共度暑假,一起讨论黎曼猜想。他们对讨论都很投入,哈代常常要待到假期将尽才匆匆赶回英国。结果有一次当他赶到码头时,很不幸地发现只剩下一条小船可以乘坐了。没办法,他只得硬着头皮登上。在那样的汪洋大海中乘坐小船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弄得好算是浪漫刺激,弄不好就得葬身鱼腹。为了旅途的平安,信奉上帝的乘客们大都忙着祈求上帝的保佑。哈代却是一个坚决不信上帝的人,不仅不信,有一年他还把向大众证明上帝不存在列入自己的年度六大心愿之中,且排名第三(排名第一的是证明黎曼猜想)。不过在这生死攸关的的时候哈代也没闲着,他给玻尔发去了一张简短的明信片,上面只有一句话:

“我已经证明了黎曼猜想。”

哈代果真已经证明了黎曼猜想吗?当然不是。那他为什么要发那样一张明信片呢?回到英国后他向玻尔解释了原因, 他说如果那次他乘坐的小船真的沉没了,那人们就只好相信他真的证明了黎曼猜想。但他知道上帝是肯定不会把这么巨大的荣誉送给他——一个坚决不信上帝的人的,因此上帝是一定不会让他的小船沉没的。哈代的这个解释让我想起了一句有趣的无神论的祈祷语:God, if there is one, save my soul if I have one(上帝啊,如果你存在的话,拯救我的灵魂吧,如果我有灵魂的话)。

上帝果然没舍得让哈代的小船沉没。自那以后又过了大半个世纪,吝啬的上帝依然没有物色到一个可以承受这么大荣誉的人。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238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哈代的逆向祈祷】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本站不提供观看和下载,请支持正版!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