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头千张
25 赞数:0 #千张#
庙头千张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庙头镇的传统工艺食品,以其精薄、柔韧、香纯而著称,被誉为庙头镇的特产。庙头千张秉持传统工艺流程,制作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完全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具有很好的弹性,拉长后还可以回缩,口感极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美食,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美食,是被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品之一。
目录
详细介绍 PROFILE +

庙头千张品质特点

庙头千张以薄而柔韧闻名。把庙头千张揭一张放到报纸上,可依稀看到下面的标题字,把它举起来迎着阳光看,象是金色的丝绸那样匀实耀目;这主要靠"浇浆"技艺,非一般人所能掌握。据调查,其他地方的千张制作,每""90()左右,而庙头千张每""130170()之间;一般人制作的千张,每市斤5张左右,庙头千张每市斤8-10张。

庙头柔韧有加,双手将千张举到半空,慢慢用力,富有弹性、可拉长,松手时可见回缩。将庙头千张切成棱形或长条,放到开水里烫一烫,稍加些许食碱后,显得很滑,炒后吃到嘴里,口感极佳,并有"筋拽拽"之感,若用另地普通千张,加开水与食碱时,易溶成粘糊状。此外,庙头千张的鲜品,较之另地普通千张保存时间较为长久,春秋季节,鲜品可保存六、七天不霉变,冬天则会更长。

庙头千张荣誉认证

庙头千张已经成为“蓝海”牌商标,成功打入全国市场,并获得宿迁市“地方名优产品”称号。

庙头千张历史起源

庙头千张的起源时间难以稽考,但有记载显示在清代大诗人袁枚的文章中就提到了庙头千张。袁枚在《随园食谱》中主张使用山珍海味佐料给庙头豆腐或千张,这极大地推动了庙头千张的发展。可以说,庙头千张在乾隆八至十年(1743~1745)间已经建立了声誉。

庙头千张在清朝末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庙头镇和高流镇分别有两户制造千张的高手,庙头镇姓仲,高流镇姓施。民国建立后,庙头镇的千张高手仲氏将千张榨连同手艺传给了冷庄的曹氏。曹玉安成为曹氏千张的传承人,他掌握了制作庙头千张的传统工艺流程。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985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
用户评论0
请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