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府帖
0 赞数:0 #书法作品#
《潭府帖》是褚遂良在潭州时写给外孙的信札,自署书于显庆元年(656)五月八日,其时年已六十岁,是其晚年行书的代表作,曾刻入《淳化阁帖》、《东书堂集古法帖》、《宝贤堂集古法帖》、《泼墨斋法书》、《契兰堂法帖》。本来褚遂良的手札就不多见,此又系其晚年所书,书风不离大王(王羲之)体系,为初唐风尚,帖中字体线条方圆融会,笔力雄健,大有魏晋遗风。
  • 中文名: 潭府帖
  • 类型: 散文
  • 作者: 诸遂良
  • 创作时间: 唐代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潭府帖》是唐代政治家褚遂良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全唐文》。

内容介绍

作品原文

潭府帖

潭府下湿,不可多时。深益愦顇,况兼年暮。诸何足言,疾患有增,医疗无损。朽草枯木,安可嗟乎。自离王畿,亲故阻越,每思宿曩,宁喻于心。承汝立行可謩,出言成轨,迁居要职,擢任雄台。闻之嘉声,增以羡慕,更得汝状,深美吾诚,因奏事问,方便在意,徒居此土,深成要佳汝悉也。五月八日,舅遂良报薛八侍中前。

作者介绍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代书法家,唐初四大书家之一。贞观年间被封为河南郡公,故称“褚河南”,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褚遂良初学欧阳询,后学虞世南,并取法王羲之,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世有“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的美誉。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173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潭府帖】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本站不提供观看和下载,请支持正版!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