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黑陶
0 赞数:0 #特色工艺品#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历史悠久,特色显著,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四川省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和青海省玉树地区囊谦县等藏民居住区。2008年6月14日,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98。
详细介绍 PROFILE +

藏族黑陶的种类及特色

尼西黑陶

尼西黑陶民间的制陶工艺已相传2千多年,尼西是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一个藏族乡村,是旧时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在这里一直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尼西黑陶享誉滇西北及全藏区,在中国黑陶艺术中独具一格。这种陶具大方美观,广泛的使用于滇西北部以及我国的藏区,烹饪饪出的食物有着现代化的炊具所无法提供的地道的泥土味。

囊谦黑陶

流传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的黑陶制造工艺已有4000多年历史。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远嫁松赞干布时途经玉树,将独特的制陶技艺传授给当地的藏族群众,使当地原始的制陶工艺更加完善,成为藏汉文化融合的结晶。在历史长河中,囊谦黑陶渗透在藏族的文化和宗教生活中,并在明清时演化出了康区藏式黑陶———藏黑陶。

阿西黑陶

阿西黑陶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烧制藏族黑陶。阿西黑陶以当地泥土加上其他两种泥土混合成原料,然后借助捏、捶、敲、打等手工技艺使之成型,再用碎瓷片装饰花纹。这些步骤完成后,架起松柴点火烧制,黄褐色的陶土在此过程中变为黑色。烧制成的陶锅、陶罐、陶盆、陶壶、陶瓶都是藏族人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最初藏民以陶锅等换取粮食和其他物品,现在阿西黑陶已走向市场,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手工制品。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黑陶的制作主要分三个步骤来完成,即:选料、加工、烧结。黑陶的选料是保证质量的主要环节,加工的质量好坏取决制作者的艺术修养,采用独特的烧结工艺使陶变黑是黑陶的最大特点。黑陶的材料主要含有: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锰等元素。比例较大的是氧化硅与氧化铝,分别占66.32%和14.90%。

藏族黑陶工艺特色

藏族黑陶工艺独特、品相粗犷古朴,给人以时间的厚重感。历史悠久的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族黑陶以沧桑厚重的外观被人们所喜爱,它以藏族特有的人文习俗,以及精灵、图腾等符号元素为素材,使用手工雕刻、手工彩绘等手法,体现出极具代表性的藏族艺术风格,散发着浓郁的高原藏族文化气息,和薪火相传的人文精神。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76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