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布偶
0 赞数:0 #特色工艺品#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马氏布偶是源自吉林省的一种特色工艺品,“马氏布偶”是舒兰民间民俗文化园地一朵靓丽的奇葩,它产生于民间,来源于生活,植根于黑土地,被大众所喜欢。舒兰“马氏布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风格和创作特点,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马氏布偶造型多样,与民间习俗礼仪密切相连,大到布老虎、虎头帽、虎枕、香包、针扎等,件件构思别致,造型夸张,神韵十足。
详细介绍 PROFILE +

马氏布偶产生的原因

1、‌民间传统与文化需求‌:马氏布偶产生于民间,以老虎为主要元素,虎在中国民间被视为保护神,具有守户、震宅、驱邪等功能,以满足民间对驱邪避害的需求‌。

2、艺术价值与市场需求‌:马氏布偶具有艺术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等价值,深受人们青睐。

氏布偶艺术作品的分类

马氏布偶艺术作品按民俗可分为:

1、鸳鸯枕:也叫交配枕,是两鍴虎头一个身子,上绣公鸡和石榴或吉祥图案。寓意男女合欢,情浓意切,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2、避邪虎:布制红底黑纹之虎。放在结婚新房炕沿上,寓意驱灾避邪。

3、保财虎:也叫招财虎,布制黄底黑纹之虎。放在结婚新房柜前面,寓意发财保财。

4、艾虎:布制红底黄白黑花纹之虎。放在结婚新房新郎新娘脚底下,寓意顺利繁衍后人,健壮平安。

马氏布偶的艺术特色

1、马氏布偶的核心艺术是缝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老虎,这主要是因为虎在民间有诸多的传说和价值。虎在中国民间是保护神,传说它可以为人们守户、震宅、驱邪、驱五毒等,出于人们的虎崇拜,如何把虎的形体和斑斓色彩用布偶艺术的方法体现出来,各地布老虎的造型各有不同,马氏布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力争把自身的风格和特点融入到创作之中,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结合,特点上俗与雅相融。

2、在创作风格上采取拟人化手法,追求神似,不求像,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一块彩布经过裁、缝制、刺绣,在缝上一个大大的“王”字,一个表情丰富、活灵活现的布老虎就诞生了。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家族兴旺、吉祥如意、平平安安、大吉大利,而虎又是勇猛、健壮、威严的象征,以后自然就有了震宅虎、驱邪虎、消灾虎等。

3、马氏布偶艺术是用中国传统五行色系创作每一件作品。如黑色的震宅虎、红色的驱邪虎、黄色的招财虎等等,每一只都威风凛凛、灵气十足,竖起的眉毛、虬劲的虎须、威严的虎头“王”,传统的驱邪图案加身,让人看在眼里,喜爱之心情油然而生。

4、马氏布偶艺术另一个特点是充分利用中国的传统图案。如云纹、水纹、龙纹、凤纹、回纹、万字纹、如意纹等等,把这些吉祥图案溶入到每一件作品中,无不透着吉祥和如意。

马氏布偶非遗传承

“马氏布偶”是流传于东北民间的一种古老技艺。舒兰“马氏布偶”经过第三代传人马淑琴的不断继承创新,发展达到新的高度,《保财虎》《辟邪虎》《鸳鸯枕》等代表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加展出。1995年9月,马淑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7年,“马氏布偶”被纳入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64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