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铜银器
0 赞数:0 #银饰#
乌拉特铜银器源自内蒙古乌拉特草原,经过明清以来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草原上最为兴盛的手工业。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是以铜、银等贵金属为原材料,采用手工操作方法,制作加工过程主要有化铜(银)水、铸毛坯、打叶出条、压大形、上胶版、錾花、焊接、抛光、美货、上翠蓝等十多道工序。乌拉特铜银器以其高湛的技艺和细腻精美的工艺品而闻名,其手工艺品主要有乌拉特妇女头饰、手镯、蒙古刀、银碗、饰品、酒具、茶具、坐骑用品等等。乌拉特铜银器体现了乌拉特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很高的金属工艺美术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
详细介绍 PROFILE +

乌拉特铜银器介绍

提起乌拉特草原,粗犷、质朴似乎是它的底色,你很难将眼前这精致美观、堪比艺术品的铜银器与之相连。乌拉特铜银器就来自这片苍茫的大地,经过明清以来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草原上,最为兴盛的手工业。“乌拉特”为蒙古语,汉语为“能工巧匠”之意,乌拉特蒙古族的铜银器,制作技艺产生于明末清初,距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

乌拉特铜银器纹样特点

乌拉特铜银器最能吸引人的部分是古雅的图案装饰,布局合理,花纹疏密得当,纹样主次分明,形体美观协调。乌拉特铜银器的图案还体现了乌拉特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很高的金属工艺美术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

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

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是以铜、银等贵金属为原材料,采用手工操作方法,其制品分为饰品类和生活用品类,如乌拉特妇女头饰、手镯、蒙古刀、银碗、酒具、马具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乌拉特部落至今仍保留着传统铜银器制作工艺的主要流程。不仅满足乌拉特人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也体现了乌拉特人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反映了蒙汉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乌拉特铜银器是非遗吗

2021年5月,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乌拉特中旗文化馆获得“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乌拉特铜银器传承人

巴图陶高2014年8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

巴图陶高、男、蒙古族、高中学历、1963年4月6日出生于乌拉特中旗一户牧民家里。

他从小爱好手工艺制作和艺术,先后以满格拉、满头、乌兰等前辈为师、成为了一名优秀手工业制作匠人、因技术精湛又为了培养青年手工艺制作人的良师。

他现在主要从事铜银金、木工艺术、皮具马鞍制作加工三大类手工业制品。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60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