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简称天师大,位于天津市,是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共建的公办师范类(综合)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
学校设有教育学部、科学教育中心、心理学部(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大数据科学研究院等众多学院(部)。现有几十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十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不少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国家级省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规模位居市属高校之首。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市品牌专业建设点,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点,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市应用型专业建设点。
学校研究生教育包含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和交叉学科等多个学科门类。现有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多个学科(群)入列教育部优先支持发展学科(群)。有学科进入A类,B类及以上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多个。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市顶尖学科培育建设学科,市一流学科,市重点学科,市特色学科(群),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马克思主义学院入列全国重点马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文科集群,推动新文科建设,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再上新水平。
学校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几十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几十项、国家级项目上百项;获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青年奖;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有国家生态环境部生态监测站,天津市重点实验室,校企联合共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社科实验室,天津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天津市科普基地,省市级工程中心,“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科技创新智库,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省部级科研平台总量达到几十个。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重大需求,是国家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与教育部、天津市政府共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师教育学院”,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天津市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中心所在学校。学校建有孔子学院、独立孔子课堂和学测中心,共建的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成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学校多次获得“先进中方承办机构”荣誉称号,所建设的孔子学院多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荣获“孔子学院开创奖”。学校于1964年开展来华留学教育,是中国最早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的学校之一。学校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所大学、机构和地方政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合作建设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赴境外参加国际会议和研究访学教师规模累计超千人。
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30年,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创建。
1937年,天津市立师范学校撤销,并于1938年复校。
1938年,河北省立女师学院(原北洋女子公学)之师范部并入天津特别市立师范学校。
1945年,天津特别市立师范学校更名天津市立师范学校。
1949年,更名为天津市师范学校。
1968年,天津市师范学校更名下瓦房中学。
1978年,天津市师范学校复校并更名为天津师范专科学校。
1980年,天津师范专科学校(塘沽分校)并入天津师范专科学校。
1996年,天津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天津教育学院
1950年,天津教师业余学院创建。
1952年,天津教师业余学院更名天津教师学院。
1954年,天津市中小学教师马列主义业余学院创建。
1956年,天津教育行政学院创建。
1958年,天津教师学院、天津市中小学教师马列主义业余学院、天津教育行政学院、天津师范学院(业余部)、天津市教育局教研室合并组建天津市教师进修学院。
1958年,天津市教师进修学院撤销。天津市教师进修学院参与合并组建天津师范学院。
1962年,天津教师进修学院复校。
1967年,天津教师进修学院撤销。
1972年,天津教师进修学院复校。
1975年,天津教师进修学院撤销。天津教师进修学院并入天津师范学院。
1979年3月15日,天津市革委会批准恢复天津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天津教育学院。
天津师范学院
1958年,天津市划归河北省,改为省辖市,原天津师范学院(前身为天津工商大学、私立津沽大学,原址马场道)改为天津师范大学,由河北省直接领导。
1960年夏,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教五字第258号通知决定,将天津师范大学改为综合性的河北大学。
1958年5月,天津市委、市人委将天津师范学院教师进修班、天津教师学院(1952年组建)、中小学教师马列主义业余学院(1954年组建)和天津市教育局教研室等5个单位组建天津教师进修学院,又将筹建中的天津教师进修学院与天津市工农速成中学合并,9月10日成立天津师范学院,选址在六里台,由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长任子庸任院长,吴兴任党委书记,并在行政上隶属天津市教育局。
1959年8月,河北省、天津市决定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将天津师范学院全部学生、部分教师、干部调往天津师范大学。留下的教师、干部和从天津市中学抽调的骨干教师,另组建天津师范专科学校。
1960年5月,中共天津市委、市人委又批准将天津师范专科学校恢复为天津师范学院,任命张建新为党委书记、任子庸为院长。以前调整到天津师范大学工作的教师又回到天津师院,一些系、班的学生也回到天津师院。各个学系和专业都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扩充。
1961年,撤销天津工农师范专科学校,全部并入天津师范学院。
1962年,按照中央调整整顿的方针,天津师范学院被停办了新闻系,将河北大学地理系并入该校。
1964年,又停办了生物系,师生并入河北大学生物系;并将天津师院历史系并入政教系,后又更名为政史系。
1970年9月,天津市革委会决定将天津师范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河北外国语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新师院。
1974年,河北外国语专科学校与天津师院分离,重新组建天津外国语学院。
1975年,天津市决定,天津教师进修学院并入天津师范学院,改名天津师范学院进修部;
1982年,天津师范学院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
三校合并
1999年4月8日,经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教育部同意,新天津师范大学正式成立。新天津师范大学在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2010年,学校入选教育部、财政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2011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月,天津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2014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月9日,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揭牌成立。11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20年10月,成立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
2020年11月,学校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22年2月,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天津师范大学“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与促进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将依托学校进行为期4年的建设。
2023年3月19日,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正式成立; 5月,天津师范大学地方文献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024年5月,天津师范大学智库发展研究院成立;6月2日,天津师范大学蒹葭书院揭牌成立。
2025年4月3日,天津师范大学廉政法治教育基地揭牌;5月23日上午,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学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