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荡镇罗汉松
0 赞数:0 #树木#
石湖荡镇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西南部,该小镇建筑采用的是江南风格而打造而成,拥有江南气息的风情文化,非常适合大城市的人来这里放松心情。古镇内还有非常著名的松树,号称“江南第一奇松”,名字叫作罗汉松,树龄700多岁,高约20多米,树干胸围11.6米,树冠遮阴约60平方米,相传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发现,因此著称“江南第一奇松”。
详细介绍 PROFILE +

松江区有一棵“江南第一松”,位于石湖荡集镇西端的古松幼儿园内(原楞严庵,解放以后曾改为古松小学)。古松树龄已有700多年,树高约20多米,树杆胸围11.6米,树冠遮阴约60平方米。相传,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曾亲临此地,见到这棵奇特的松树,大为赞叹。被封为“江南第一奇松”。从此,“江南第一松”之名留传至今。

清光绪松江府志中这样记载:罗汉松,在石湖塘楞严庵殿前,根盘半亩许,元代文学家、诗人杨维桢手植。据介绍,当时约要十个小孩手拉手才能将其围住,古松也因其树杆粗壮而令人称奇。

193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古松遭雷击起火,树杆内部燃烧了三天三夜,造成树杆中空。又过了八年,古松再次遭雷击着火,树杆内空进一步扩大。

罗汉古松虽遭两次天灾,但令人称奇的是,树的外形仍然枝茂叶盛,傲然屹立,部分叶片上更出现有龙牌(俗称牌九牌)状的规则小圆点。故引来许多好奇人士的观赏。

1972年,因为雷击致“江南第一松”枯死。世代生活在石湖荡镇的人们,听着古松的传说长大,老树虽已枯死,人们却想将其的生命赋予新的意义,使“江南第一松”得以延续。在过去的几年里,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缮,用钢钉加固,防止表面树皮脱落,在树中心空缺的部分用一根钢柱固定。

2013年,石湖荡镇政府请松江园林专家将一棵新松植入古松的躯壳中,以此寓意“江南第一松”枯木逢春。园艺工人将古松已经枯萎的树根挖出一部分,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坑,再将一棵新的罗汉松植入。新植罗汉松与古罗汉松的躯体融会贯通,浑然天成,枝繁叶茂,整个树体是一个硕大的罗汉松盆景。这棵古老的松树,历经几百年的风霜雨雪,依然枝繁叶茂,成为了石湖荡古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9162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