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古镇土主庙 大灵土主庙
土主庙
0
赞数:0
官渡古镇土地庙,建于南诏时期,至今已有1200多年,供奉的是南诏三大保护神之一的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土主庙是官渡古镇历史上著名的“八庙”之首,也是昆明城区中唯一完整留存下来的土主庙古建筑群。土主庙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唐代和清代的建筑元素。土主庙大殿飞檐凌空,斗拱密匝,雕梁画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土主庙基本信息
所在景区
昆明官渡古镇
官渡古镇,位于昆明市南部,离市中心约10公里,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官渡的魅力在于一个古字,古镇的古塔、古寺、古街、古巷、古桥、古井古树、古民居星罗棋布,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面积内汇聚着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古镇的八景,官渡渔灯、螺峰...

土主庙怎么样

官渡古镇内有八庙,分别是土主庙、岳王庙、娘娘庙、文庙、武庙、太乙庙、地龙庙(土地庙)、火神庙。而八庙中的第一庙当属官渡古镇历史最悠久的土主庙,其初建于公元7至8世纪南诏国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土主庙是一座典型的云南密宗“阿吒力”教派的寺庙,全称应是“大灵土主庙”,主要供奉的是南诏三大保护神之一的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大黑天神是阿吒力教的护法神,在官渡民间传说中,土主是观音的最后一次化身,称“夜叉观音”。

建筑特色

整座寺庙建筑格局设计成“八卦”形,大小共有六十四间。其主殿为单檐斜山顶,通面宽5间共17米,通进深三间共13.3米,前廊后厦,组成一个四合大院和四小院,布局严谨,错落有致。

由唐至今,土主庙修过多少次,现存的正殿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单檐歇山顶,前廊后厦,穿斗式七檩粱架结构。而最为夸张的是正面檐下那片密密麻麻的雕花斗拱。斗拱共四层(术语称九跴四翘),每层又出45°斜拱,又称如意拱。每两拄间的斗拱多达6朵,层层累累,密密匝匝,组成一片巨大的斗拱网。所有拱头都雕刻成龙头、象首,施以五彩,使人眼迷神乱,仿佛有数百头神龙彩象翻腾向前,跃跃欲出。这也是清代建筑中唯美主义发展的极致的体现。

主殿内有众神灵,居于中间地位的是大名鼎鼎的“大黑天神”。“大黑天神”两侧恭立的是所谓“八大明王”。他们各有尊号:孔雀明王、无能胜明王、军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马头明王、不动尊明王、降三世明王、金刚夜叉明王。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96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